首页 > 造林经营 > 正文
造林经营
杨树萌芽更新有何实用价值?如何进行?
时间:2010-09-08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杨树萌芽更新是指杨树人工林被采伐后,利用林木伐根上的萌芽条长成新一代林分的过程,是一种以无性繁殖方式实现的森林天然更新。杨树萌芽更新,可以替代人工造林,可以节约清除根桩、整地、苗木和栽植的费用,这笔费用在整个栽培成本中占很大份额。
  杨树根桩具有旺盛发出萌条的能力,如果经营得法,第二代萌芽林的生产力并不低,甚至能够超过第一代。萌芽更新适于培育栽植密度大的小径材。萌芽林的高度较低,干型较差,所以萌芽更新不适于培育大径材。
  在国外,萌芽更新,或称矮林作业(Coppicing),常用于培育杨树和柳树纤维用材。实行 1 – 3 年的超短轮伐期,采用翻耕土地、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培育大密度的萌生矮林,有的用0.3 × 0.9 m的株行距进行扦插造林。在萌芽林经营中,杨树无性系、密度和轮伐期三者密切相关。意大利的试验结果表明,株行距为2× 3米,轮伐期为3年的I-214杨,第二次轮伐所得的材积比第一次轮伐所得的多50 %。在第二轮伐期,即第二茬,每个根桩留1萌条的处理,产量比较高。
  在加拿大,欧美杨无性系DN25号,轮伐期二年,年产干物质17吨/公顷,是最高的产量。两年轮伐一次,可轮伐四次不会降低伐根的萌芽,第九年须重新造林。
  1987年春,作者在山东临沂市薛庄村采伐了5年生的I-69杨(3×3 m),进行萌芽更新试验。萌芽更新面积 33.4亩,常规造林(对照)面积16亩。 在集约栽培条件下,萌芽林的生长很炔,第一年的平均高生长量3.6 m,平均胸径生长量2.9 厘米。头三年,平均高生长量为3.0 - 3.2 m,年平均胸径生长量为3.1 - 3.8 厘米,第三年计算的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已达1.27 和1.15 立方米/亩.年,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对照区采取了集约栽培模式,生产旺盛,对照区的蓄积量人比萌芽林高14一15 %。萌芽林旺盛生长的趋势还将延续。萌芽林的年龄比常规造林小一年(没有苗龄)。

  2×3 米、3×3 米和3×4米密度较大的杨树林可采用萌芽更新。
  萌芽更新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冬季休眠期采伐杨树。
  (2)春季伐桩上大量萌条出现后,选留1-2条粗壮的,其余全部除去,可以根据计划培育的径级,决定保留多少萌条,调节林分密  度。
  (3)采伐时尽量降低伐桩,不高于地面5 厘米,萌条发出后在基部培土堆,以防风倒。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