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森林保护 > 正文
森林保护
大灰象(又名大灰象甲)
时间:2010-10-25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东北、华北,以及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省。危害杨、柳、槐、板栗、泡桐等阔叶树苗木的嫩芽和幼叶,是苗期的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图) 体长10毫米左右,黑色,全身被灰白色鳞毛。前胸背板中央黑褐色。头管短粗,表面有3条纵沟,中央一沟黑色。鞘翅上各有1个近环状的褐色斑纹和10条刻点列。
  卵 长椭圆形,长1毫米,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乳黄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14毫米,乳白色,头部米黄色,第9腹节末端稍扁。
  蛹 长9~10毫米,长椭圆形,乳黄色,头管下垂达前胸。头顶及腹背疏生刺毛,尾端向腹面弯曲。末端两侧各具一刺。
  生物学特性
  在辽宁省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4月中下旬成虫开始活动,群集于苗基部取食和交尾,白天静伏于表土下或土块缝隙间,夜间活动。5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雌虫产卵时用足将叶片从两侧向内折合,将卵产在合缝中,分泌粘液将叶片粘合在一起。6月上旬陆续孵化为幼虫落到地上,然后寻找土块间隙或疏松表土进入土中。幼虫只取食腐殖质和根毛,9月下旬幼虫向下移动至40~80厘米处,做土窝在内越冬。第二年春天继续取食,6月下旬开始在60~80厘米深处化蛹。7月羽化为成虫,成虫不出土,在原处越冬。
  防治方法
  1)根据成虫群集于苗茎基部取食的习性,可在4月中下旬人工捕杀。
  2)用50%的1059乳剂2000倍液,1605乳剂1000倍液,喷雾于苗基处毒杀成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