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森林保护 > 正文
森林保护
黄 刺 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虫、毛八角等)
时间:2010-01-06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分布与寄主  在我国除宁夏、新疆、贵州、西藏4省、自治区目前尚无记录外,其他各省和自治区均有发生。幼虫危害杨、柳、枫杨、枣、苹果、梨等几十种树木。
  形态特征
  成虫(左图) 体长约15毫米,体橙黄色。触角丝状,棕褐色。前翅上有一个深褐色圆点,自顶角开始向后斜伸两条深褐色细线,一条伸向翅中央,一条伸向后缘。以伸向翅中央的线为界,一边为黄色,一边为褐色。后翅灰黄色。
  卵:扁椭圆形,淡黄色,表面有龟状纹。
  幼虫(右图) 老熟幼虫体长19~25毫米,体粗壮。头黄褐色。自体部第二节开始,各节背线两 侧有枝刺1对,在第3、4、10节上的比其他节上的大,枝刺上生黑色刺毛。体背上有紫褐色呈哑铃形的大斑1个,末节背面有4个褐色小斑。体两侧各有9个枝刺和1条蓝色纵纹。
  蛹 椭圆形,粗短。淡黄褐色。茧椭圆形,茧壳坚硬(下图),黑褐色,有灰白色不规则的纵条纹,似雀卵。
  生物学特性
  在辽宁、陕西等省1年发生1代,在山东、安徽、四川等省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及侧枝上结茧越冬。第二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下旬始见成虫。6~7月为幼虫危害期。第二代幼虫出现在8~10月,10月份陆续结茧越冬。成虫夜间常在叶背面停息,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产在叶背面,散产或数粒在一起。每头雌虫产卵49~67粒。初孵幼虫取食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稍大后将叶片吃成不规则的缺刻或孔洞,大龄幼虫可吃光整个叶片,仅留叶脉和叶柄。幼虫体上有毒毛,人皮肤触及后可引起剧烈疼痛和奇痒。老熟幼虫在树干或侧枝上吐丝结茧并在内化蛹。黄刺蛾的天敌有上海青蜂、刺蛾广肩小蜂、螳螂等。另外,啄木鸟可啄食茧内的老熟幼虫及蛹。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在枝干和侧枝上的茧蛹。
  2)保护利用啄木鸟,啄木鸟对茧内的老熟幼虫及蛹啄食率达60%以上。
  3)幼虫期喷洒每毫升含1亿孢子的B.t.(苏云金杆菌)悬浮液,治虫效果达70%以上。
  4)喷洒40%对硫磷乳剂、50%辛硫磷乳剂等1000倍液,10%广效敌杀死2500液,灭幼脲Ⅰ号3000倍喷洒树冠杀死幼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