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十九大召开期间,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在南京举行座谈会,签署宣传出版合作战略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依托既有平台,持续新闻宣传、跟踪出版宣传、搭建合作平台,以更好地服务林业中心工作、更好地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储富祥主持座谈会并见证签字仪式。中国绿色时报社党委书记陈绍志、中国林业出版社副总编辑王佳会、中国林科院林化所所长周永红代表三方签字。中国绿色时报社常务副书记邵权熙、要闻部主任陈永生,林化所党委书记黄立新、副所长房桂干、副所长刘军利出席。
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7月,是全国唯一从事生物质化学资源利用的研究所。目前,林化所拥有所本部和两个中试基地,有干部职工46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4人,有4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和14个科研团队。林化所以非木质和木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拥有松脂化学利用、生物质能源化学、生物质高分材料及胶粘剂化学、植物提取物化学、木材制浆与环境科学、活性炭材料、油脂化学利用、生物质化学工程与装备等8个研究方向,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化学分析条件比肩国际水平。“十二五”以来,林化所年均科研经费2800万元,5年承担科研课题200项左右,技术辐射近30个省份的500多家企业。
储富祥表示,三方合作协议签署是迅速贯彻十九大科技创新精神的举措。科技创新是全产业链、全方位、全要素的创新,三方合作可以放大各自优势。宣传不仅要关注实施规划、顶层设计,还要关注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扩大林化所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同时,三方合作可以推动科研与行业、科研与产业的结合,了解市场在哪里、需求在哪里,并带动院所形成良好文化、营造创新氛围。
陈绍志表示,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信息简单呈现越来越没有市场。媒体的业态怎么发展得更好?希望通过综合媒体服务来转型。行业媒体要推进科研型报道,要挖掘全产业链条,要满足行业需求,要讲好发展故事。他还表示,无论跟谁做事情,都要认真负责、有所交待。
邵权熙表示,因为宣传不够,社会对包括林化在内的化学有偏见。《中国林业百科全书》正在编纂,林化所承担了两卷先行先试任务。我们不光是做《林百》,也要以此为平台推动优势互补、战略合作。此次三方协议的签署,既会实现对林化所的专业宣传包装,也会推动报社、出版社的媒体融合、转型升级。
王佳会对中国林科院多年来在国家林业科技进步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表示充分的肯定,希望中国林科院专家更加努力地总结科技成果,出更多的科学著作和科普读物,出版社将全力支持作。
周永红表示,林产化工非常专业,更需要宣传和科普。宣传既是对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极大促进,也是营造团队创新氛围的现实需要。所里对三方合作非常重视,协议签署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抓好落实。
三方还就人员互访交流达成共识。接下来,三方会尽快拿出近期到2018年的宣传合作计划,以及3年合作规划,逐一安排落地。近期将重点关注林化所在林业生物质和林化产业创新技术的实时进展,及时跟踪报道有关科技新闻、最新成果,特别是新技术的产业化转化成就,积极宣传科技创新骨干人员的创新活动和精神风貌。(林化所 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