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就深入合作进行座谈

阿力木江局长(左三)介绍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共同开展的工作
5月25日,新疆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天西林管局)局长阿力木江一行来访我院,与我院院长张守攻研究员,以及森环森保所、资源所、木工所、科信所、荒漠化所、院办公室、院科技处、院人教处、院研究生部、院省合作办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就双方深入科技合作、共推天西林业和生态建设进行座谈。
双方合作由来已久,特别是2011年8月19日双方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为合作绚丽开篇以来,合作内容更是与日俱增。
根据协议,我院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给天西林管局提供支持;天西林管局利用资源、产业、项目管理、区位等优势,为我开展研究生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等创造条件。并涉足天西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建立中国林科院、天西林业科技合作实验基地,开展林区综合科学考察、森林生态监测和分析,加强林业实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天西林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实施效果研究等领域。对双方更新林业发展观念,加快林业人才培养、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科研项目争取和实施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为履行合作协议,今年2月28-29日,我院在天西林管局举办了现代林业知识培训讲座。副院长储富祥研究员、资源所所长鞠洪波研究员、林业所所长张建国研究员、荒漠化所所长卢琦研究员等专家有针对性地选取主题,分别就生物质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现代林业高新技术展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遗传技术途径、杨属杂种形成的分子机理、科技体制与经费安排、生态站规划与申报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解。随后,双方召开了2012科技合作座谈会,就生态监测站建设、数字天西林业、研究生培养、 项目合作、多种形式培养人才等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今年4月,西天山自然保护区有关技术人员在我院森环森保所的指导下,赴宁夏六盘山学习森林生态监测技术,提高森林生态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不到一年的时间,友好合作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深入携手奠定了稳固基础。
天山西部林区位于美丽富饶的新疆伊犁,都说“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不到天西不知天山之奇”。美丽的伊犁,河流纵横、农田肥沃、水草丰美、气候温和,有“湿岛”和“塞外江南”的美誉。天西林区,森林广茂,野生动植物丰富,是天山山地生物物种的基因库,这里曾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森林冠军”。
天西林管理局管辖着伊犁州直境内的8个山区林场、1个国家级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和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局现经营区总面积为3369万亩、林地面积1201万亩、活立木蓄积678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2.06%。林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动物363种,植物30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有雪豹、北山羊等,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0种,有盘羊、棕熊、马鹿等。天西林区丰富的森林资源,是祖国西部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好、经营好这片森林对维护新疆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双方主要在国家林业局西天山雪岭云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项目申请、天西数字林业系统、保护区科考、高学历人才培养和人才培训力度等方面开展工作,在成熟内容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天西林管局希望,能尽快建立中国林科院天西林区科学试验基地,指导、帮助天西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下优势资源研究,促进林区经济发展,改善林区民生,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能进一步给予倾斜支持。
张守攻院长及在座专家纷纷表示,中国林科院将积极努力地满足天西林管局的要求,发挥知识、技术、人才优势,竭力推进天西林管局林业工作和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共同为建设新疆、为天西林区发展贡献力量。(王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