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劈头盖脸的沙尘暴让北京人深感“生态危机”,目前防沙治沙的行动紧锣密鼓。6月13日下午,“中国林科院与大兴县人民政府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书”签字仪式在我院报告厅举行,此项协议旨在发挥中国林科院的科技成果与人才优势,结合当地政府的资源政策优势,共同建设首都绿色生态屏障,大兴县位于永定河下游,有55公里的裸沙河床穿越县境,是北京市五大风沙危害区和主要沙尘源之一,也是沙尘侵入北京城区的的主要通道。全县土地沙化现象严重,沙荒地面积达78万亩。冬春两季风向为西北风,年七级以上风日多达46天,风卷沙尘,给首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因而,整治大兴沙荒地,建设大兴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已成为建设首都绿色屏障,改善首都生态环境与大气质量的重要举措。
签字仪式由中国林科院常务副院长张久荣主持,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在讲话中指出,加强院县合作、共同建设首都绿色屏障,既是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科研院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内在要求。在防沙治沙等领域具有科技、人才、信息和资源等优势的中国林科院,有责任、有决心、有信心组织好科技队伍,积极做好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的科技支撑工作,为构筑首都绿色生态屏障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兴县副县长金树东说,大兴县攀了一门“高亲”,获益匪浅,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林科院的许多高级专家在大兴蹲点,先后参与了防沙治沙、生态经济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农田防护林网改造等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成效,显示出大院大所的雄厚实力。生态环境建设与防沙治沙合作协议的签定,将院县合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6月9日,江泽慧院长与大兴县县委书记牛有成和有关领导进行专题协商,着力推进院县合作,并初步确定了双方合作的领域和意向。在江泽慧院长的的安排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林科院防沙治沙科学综合考察组,再次专程对大兴县的资源环境及防沙治沙工作进行综合考察,认真研究新时期京郊防沙治沙的新举措和新方法,力争把治沙与治水、治沙与脱贫、治沙与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治好一方水土,还要富裕一方百姓。 根据协议,大兴县将为中国林科院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提供优惠的科研、开发条件,示范基点及相关政策;中国林科院利用自己的优势以防沙治沙为重点,派出专家组,做好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课题研究工作,以提高生态工程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中国林科院与北京市林业局、北京市有关区(县)政府的科技合作以将于近期相继展开。
在签字仪式上,北京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周冰说,在荒漠化步步进逼的形势下,防沙治沙行动和工程建设急需科技的有力支撑。 大兴县人民政府出席签字仪式的有:大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金树东、大兴县林业局局长阮志恒、大兴县农业局局长孙广春、北京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周冰,我院出席席签字仪式的有:江泽慧院长、张久荣副院长、张守攻副院长、院长助理金旻,以及科技处张星耀副处长、办公室黄坚主任、调研室尹发权副主任、林业所孟平所长、资源所李增元副所长。(院调研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