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2000年确定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也是全国生态建设领域的一项标志性工程。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决定,授予200名同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我院荒漠化研究所吴波研究员获此殊荣。
吴波研究员是我院荒漠化研究所荒漠化过程与机理研究室主任,全球变化生态学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荒漠生态学和荒漠化防治研究。他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主(参)编专著7部;2000年获由亚太地区林业研究机构联盟(APAFRI)颁发的Y.S. Rao博士杰出青年林业研究奖,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008年被评为中国林科院首届杰出青年,2011年获梁希科技奖二等奖。
从2000年开始,吴波研究员一直承担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相关的科研和技术咨询任务,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他参与制定了“科技部防沙技术方案”和“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科技支撑方案”,提出了不同区域治理技术体系与模式和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布局与科技支撑技术思路;通过对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影响因素和沙漠化土地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防治区划,为京津风沙源区治理工程的战略决策奠定了基础。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下,他建立了一套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遥感技术的准确提取荒漠化信息的方法,为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以及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奠定基础;系统研究和总结了防沙治沙关键技术,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2009年,他作为国家林业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调研专家组成员,实地考察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参与完成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调研报告》。2010-2011年,他作为专家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委托开展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思路研究”,负责“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分区(类)及治理对策分析”的调研和报告撰写,并作为总体组主要成员负责撰写《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思路研究(摘要)》。该项研究成果于2011年11月7日向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水利部、农业部部际联席会议汇报并获得了高度评价,得到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生态工程的战略决策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兰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