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红敢,女,1963年7月26日出生,硕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79.9—1983.7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学习,1983年7月--1986年8月,在山西矿业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地质系任教。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资源与地理研究所)攻读硕士,专业为地图学与遥感。200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2000年、2007年获国家林业局“巾帼建功活动标兵”称号;2008年获国家林业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方向首席专家,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专家咨询组专家,北京测绘学会GIS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
自“八五”开始,就负责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国家863等课题,这些项目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探索3S等高新技术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灾害监测等领域的生产应用技术,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林业科学》、《植物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林业科学研究》、《国土资源遥感》、《遥感学报》、《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林业》等各类科技刊物上公开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内容涉及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等众多领域;出版论著六部,参与编著九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登记6项。学术论文曾分别获得林业部、中国林学会、北京林学会等部门与团体的奖励。
本人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完成的“松材线虫病控制对策与技术研究”课题荣获梁希科学技术三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S技术在大兴安岭黄褐天慕毛虫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课题获大兴安岭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主要森林病虫害轻型飞机航空监测与管理技术” 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森林资源遥感调查综合处理与分析技术及业务应用”项目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二等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技术体系研究” 2011年12月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电子邮件:wuhg@caf.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