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科精神 > 正文
林科精神
有精神,方能成气象——中国林科院分党组书记叶智谈“林科精神”
时间:2014-12-28 来源:宣传中心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2014年12月26日《中国绿色时报》第三版

作者:本报记者 刘斯文 温雅莉 王建兰 本报通讯员 王登举 贺顺钦

(弘扬林科精神 助力科技兴林专栏第二篇)


  自去年开始,中国林科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总结和凝练“林科精神”的活动。在广泛听取老领导、老专家以及全院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中国林科院响亮地提出了“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科学树木,厚德树人”这十六个字组成的“林科精神”,并在全院掀起了弘扬和践行“林科精神”的新高潮。

  作为中国林业科研国家队,中国林科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林科精神”?林科院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使“林科精神”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美化于物?近日,中国林科院分党组书记叶智就这一话题接受了《中国绿色时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中国林科院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林科精神”?  

  叶智:“林科精神”是全体林科人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中国林科院作为林业科研国家队的目标追求和责任担当。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结合科研单位的特点和具体实际提出“林科精神”,实际上是希望进一步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弘扬科学精神、争创世界一流、献身林业科技的热情,为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林科精神”既包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包含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和弘扬“林科精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林业科研实践中,融入全院职工的日常生活当中,落细、落小、落实。

  另外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科研领域的学术腐败问题也经常见诸报端。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宣传和弘扬“林科精神”,就是要引导全院职工树立献身林业科研事业,支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的价值追求;引导全院广大职工树立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严谨务实、追求卓越的科研价值取向,营造公平竞争、学术民主、宽容失败、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树立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科研作风。一句话,就是凝聚一种精神,即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培养一种行为,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科研风范;创建一种机制,即以人为本、激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形成一种氛围,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

  记者:弘扬和践行“林科精神”对促进林业科研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叶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指明了方向。那么,作为中国林科院,我们的任务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力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林业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林科精神”有助于规范和引导科研行为。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林科精神”就是林科院精神层面的规矩。

  “林科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林科院的优良传统。“林科精神”是从历代林科人奋斗的汗水中总结出来的。无论是老领导、老专家,还是年青一代科技人员,大家一致认同的“林科精神”是扎根林区、沙区,深入林业生产第一线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潜心钻研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坚韧不拔、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攻坚克难精神;是敢为人先、敢于超越,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我们弘扬和践行“林科精神”,就是要让这些精神成为中国林科院优良传统的“遗传基因”,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让“林科精神”成为一种持久的力量,推动全院林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中国林科院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就必须高度重视软实力的建设。院所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精气神”,深刻地影响着单位的发展,我们希望“林科精神”为中国林科院建设一流科研院所注入精神动力。

  记者:和作风建设一样,精神文化建设也是一项永远在路上一样的工作。林科院是怎样弘扬和践行“林科精神”的?

  叶智:我们认为,宣传和弘扬“林科精神”的主要任务,是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弘扬的严谨求实科学精神;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推动发展为主线,培育勇攀林业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以环境建设为抓手,树立现代科研院所形象;以人文建设为基石,形成和谐向上的院所文化。

  弘扬和践行“林科精神”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渗透性原则。弘扬和践行“林科精神”,关键在于能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增强宣传活动的渗透性,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同,才能使“林科精神”深入人心、落实于行动。二是经常性原则。弘扬和践行“林科精神”,是中国林科院院所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能局限于搞一两次活动,要加强长效性基础工作,树立具有林科院特色的品牌文化形象。三是参与性原则。弘扬和践行“林科精神”,不能只是组织者唱独角戏,“上面热、下面冷”“剃头挑子一头热”,要始终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林科精神”就在身边,就在自己身上。四是实践性原则。“林科精神”不能只停留于纸面上、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要引导广大职工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林科精神”成为每一位职工自觉遵循的日常行为规范。

  记者:说来容易做来难,林科院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避免“林科精神”建设变成“一阵风运动”?

  叶智:弘扬和践行“林科精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抓,稳步、有序、长期地推进。

  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同时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践行“林科精神”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美化于物。

  其次,要融入日常工作。一要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以“林科精神”引领和推动中心工作,以实际行动不断丰富和发展“林科精神”;二要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科研道德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高干部和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水平,提高践行“林科精神”的自觉性;三要与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要不断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把科研作风纳入考评指标体系。

  第三,要注重树立典型。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是院所文化的人格化体现,承载着一个单位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传承作用,有助于职工学习效仿,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我们要注重挖掘整理已有的模范人物、先进集体,培养和树立更多的先进模范,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榜样引领作用。

  第四,要营造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各级工青妇组织以及各类文体协会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院所文化氛围;通过各类学术活动,展示我院科技创新成果,反映职工精神风貌,提升我们的形象感和美誉度。

  我相信,只要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全面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科学树木,厚德树人”的“林科精神”,中国林科院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成就更加显著,文化更加和谐,一定能够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