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森环森保所在松毛虫爆发的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0-12-11 来源:森环森保所 文字:张苏芳 图片: 编辑:张炜银 点击: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重要的针叶林食叶害虫,常呈周期性暴发,给我国针叶林造成重大损失。前期研究阐明了寄主、环境等对其暴发的影响,但是松毛虫自身的种群调节分子机理还不清楚。

为了深入分析松毛虫不同暴发阶段的分子差异,森环森保所昆虫生态与害虫管理学科组对不同发生密度松毛虫的差异基因功能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雌虫低密度和高密度下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多细胞有机体过程、发育、生殖、免疫方面;雄虫低密度和高密度间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发育、多生物过程、生殖、免疫和化学突触传导方面。

生物在不同条件下分子响应过程,受到多个因子的调控,其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也对马尾松毛虫不同暴发时期的非编码基因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它们在松毛虫暴发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总的来说,在不同暴发密度下,lncRNA差异基因的靶标和mRNA的差异基因GO富集类别非常相似,体现了lncRNA在马尾松毛虫暴发过程中的首要调控作用。miRNA在马尾松毛虫不同暴发时期主要调控免疫过程。circRNA在马尾松毛虫不同爆发期中的差异及其靶标也进行了分析。其中调控细胞核突触连接的差异circRNA在雌雄昆虫中都被富集。

该论文以题目“Coding and Non-coding RNAs: Molecular Basis of Forest-insect Outbreaks”发表在《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张苏芳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张真研究员。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院基金人才项目的共同支持。(张苏芳/森环森保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