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森环森保所在人工林和天然林对气候变化适应差异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3-05-02 来源:森环森保所 拟稿人:倪妍妍 图片: 审核人:陈力 责任编辑:王秋丽 点击:

亚热带是我国森林的重要分布区,气候是影响亚热带区域尺度树木生长的关键因素,不同纬度人工林(PF)和天然林(NF)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存在哪些差异目前仍不清晰。森环森保所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以亚热带主要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首次沿纬向梯度带将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径向生长在相同环境下进行比较(图1),分析并量化气候变量对人工林和天然林生长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气候变量对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图2)。在对气候比较敏感的春季(生长开始季)和秋季(生长末季),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春季温度升高可提前生长开始时间,进而促进树木生长;秋季降雨量能缓解土壤水分压力、降低温度,增强叶片光合速率,也会促进树木生长;而秋季高温可能加剧植物自身水分胁迫,增加蒸发速率、降低土壤水分,限制马尾松生长。在生长旺盛的夏季,马尾松天然林生长-气候关系对纬度的依赖性较小,而人工林生长则表现出较强的纬向格局,即温度对人工林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纬度的增加逐渐过渡到促进作用,而降雨量的作用趋势相反,表明在全球持续变暖的背景下,分布在北亚热带的马尾松生长将持续增加,而在南亚热带的马尾松人工林可能面临着干旱的限制作用。从区域尺度上看,温度对马尾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生长变化的解释率最高,降雨量对人工林变化的解释率高于天然林(图3)。该论文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关于气候对人工林和天然林树木生长影响的研究,也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未来的森林可持续管理提供了启示。

相关结果以“中国亚热带中部纬向梯度带上马尾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径向生长与气候的相关性”《Radial growth-climate correlations ofPinus massonianain natural and planted forest stands along a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subtropical central China》(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3.109422)为题发表在国际林学TOP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中科院一区,2/69,IF = 6.426)。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倪妍妍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曾立雄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200)资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