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塞罕坝林草虫鼠害及天敌图鉴》正式出版
时间:2024-05-23 来源:森环森保所 拟稿人:曹亮明 图片:曹亮明 审核人:陈力 责任编辑:赵健宇 点击:


近日,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曹亮明、曲良建、王小艺等专家编著的《塞罕坝林草虫鼠害及天敌图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的付梓得到了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塞罕坝森林和草原有害生物调查及天敌多样性研究(CAFYBB2020SY022)”的资助。全书采用16开全铜版纸彩色印刷,共256页350千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塞罕坝主要的林草虫鼠害和天敌种类进行了展示。

塞罕坝原本就是华北物种丰富的地区之一,塞罕坝目前有记录昆虫种类600余种,以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种类最为丰富。这些物种是华北地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等典型林分的重要构成单元,是我国古北界昆虫区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等价值,而昆虫多样性也是塞罕坝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应该看到塞罕坝人工林多为成片分布且树种单一的人工纯林,这为森林有害生物的大面积发生创造了客观有利条件。近年来,森林害虫是塞罕坝林场生产中关注和研究最多的类群,每年需要防治的重点对象主要包括以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和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为代表的食叶害虫以及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多种天牛为代表的蛀干害虫。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那些林区原始分布但并不成灾的昆虫有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上升为重点害虫。因此,系统地调查和研究林区有害生物种类,建立有害生物本底数据库,可以更有效地针对那些未来突发性有害生物进行管控;同时,系统地调查林区天敌资源,明确哪些天敌有应用前景,也可为林场有害生物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本书立足于摸清塞罕坝林草虫鼠害现状,通过调查、采集、饲养、鉴定,记载了虫鼠害333种,天敌65种,均辅以彩图来展示其形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