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干旱对降香黄檀心材形成速率(左)与颜色(右)的影响效应

图2 干旱对树皮筛管组织结构的影响效应

图3 干旱对NSC在韧皮部与木质部间交换运输的影响效应
珍贵树种的核心价值在于心材,心材形成机理与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Dalbergia odoriferaT. Chen)心材具有极高的经济与文化价值,研究发现干旱立地下其心材的形成速率与材色优于湿润立地,但机制尚不明确。热林所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研究团队结合降香黄檀15年生人工林和2年生苗木的干旱模拟试验,通过心材宽度、材色、类黄酮组分测定,13C同位素标记及组织解剖分析,揭示了干旱影响降香黄檀心材形成的生理机制。
结果表明,干旱显著促进降香黄檀心材形成速率,加深心材颜色。干旱通过减少树皮筛管单位和总横截面积,阻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纵向运输,增强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NSC的交换运输,使更多的NSC进入木质部,并促进过渡区淀粉的消耗,从而加快心材形成速率。同时,通过增加心材中总黄酮、黄豆黄素、漆黄素、白杨素和7-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醌等的含量使心材颜色更深。该研究首次阐明了干旱影响心材形成的生理机制,为珍贵树种心材定向培育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关成果以“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of drought regulating the size and color of heartwood inDalbergia odorifera”为题,发表于林学一区期刊《Tree Physiology》。崔之益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徐大平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23MB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307)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202000)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