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首次成功绘制“三北”工程东部沙地生态修复“靶向图”

——生态所“三北”工程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时间:2025-02-26 来源:生态所 拟稿人:王锋 图片:王锋 审核人:吴波 责任编辑:谢亦秋 点击:


首次绘制出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分布图


面向“三北”工程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长期以来生态修复目标不清晰、修复标准缺失等重大关键问题,生态所科研团队成功绘制出我国首张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分布图,为“三北”工程生态修复提供了精准“靶标”。

温带稀树草原广泛分布于我国半干旱沙区,兼具森林和草原的生态功能,是我国东部沙地近自然修复的理想目标。生态所团队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AI算法、融合“星-空-地”数据,实现稀树草原高效精准识别与制图的新技术。该成果首次揭示了温带稀树草原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科尔沁沙地北部、浑善达克沙地东部以及大兴安岭南麓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区域是其集中分布区,总面积达3.27万km2,相当于两个库布齐沙漠的面积。同时,该成果根据区域自然禀赋首次提出我国东部沙地治理应遵循“二六二”格局,即木本19%、草本61%、裸沙20%,为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生态修复找到了“定沙神针”,为打赢、打好歼灭战提供了精准“靶标”。

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三北”工程央企三峡集团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综合治理项目,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