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摸清了黄河上游宁蒙段粗沙入黄危害重点区域
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长期以来风沙入黄导致黄河悬河上移等历史性难题,生态所科研团队创新集成研发黄河上游宁蒙段岸线控沙关键技术体系,为“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水患、沙患”治理打造了精准施策的利器。
黄河上游宁蒙段沿途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是黄河粗沙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三大沙漠风沙入黄情势严峻,导致黄河“新悬河”,加剧洪涝、凌汛等灾害风险。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段曾发生7次决口,危及黄河安澜。该成果明确提出了黄河“几字弯”粗沙入黄的4大重点区域,获取了沙坡头、刘拐子沙头、阎王鼻子和十大孔兑等关键点位的精准地理信息。基于“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创新集成并初步提出了三大治理技术:腾格里沙漠“阻-固-护”联合治理模式、乌兰布和沙漠“拦-固-护”联合治理模式和库布齐沙漠“锁-固-防”联合治理模式。
该成果目前已在"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岸线控沙联防联治项目中开展示范推广,为守护黄河安澜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