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处(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科技处”)组织召开中国林科院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主任座谈会,科技处处长王军辉、副处长杨洪国,以及全院26个工程中心的主任和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军辉主持。
会上,与会者分享了各自所在工程中心的管理经验,并就工程中心的定位、制度建设、运行问题、考核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换了看法。王军辉指出,工程中心是林业行业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机构,对打通林业科研“最后一公里”具有关键意义。他说,要做好工程中心工作,首先要认真研读工程中心的管理办法,明确工程中心的定位。工程中心是开展共性前沿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工程化验证、成果转移转化及应用示范的平台,是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联合体和衔接点;其次要加强工程中心的管理,各工程中心依托单位应高度重视管理工作,按照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认真迎接其评估工作。
为全面落实《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规划(2013—2020年)》,促进林业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聚集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围绕科研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内容,中国林科院积极申报工程中心建设。目前已建立油茶、桉树、杨树、落叶松、珍贵树种、森林经营、生物防治、林业装备、生物能源等工程中心19个,占林业行业的26%,其中3个为国家级工程中心,分别涉及林产化学工程、木材工业和生物质化学利用;16个为为局级工程中心。另已申报待认定的工程中心为7个。
通过讨论交流,会议达成如下共识:
第一,工程中心的建设不仅要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更要加强与企业和生产单位的合作,借助企业在基地建设、市场运作方面的资源优势,把工程中心建好做强。
第二,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切实把“奖优惩劣”机制落在实处,转变“重论文轻创收”的模式,建议把转化创收作为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强加落实工程中心的规划建设任务,认真做好评估准备工作。
第三,加强工程中心内部的运行管理,对目前工程中心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的职责行使可操作性问题需进一步商榷解决。(关世英 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