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我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治沙”边会在鄂尔多斯顺利召开
时间:2017-09-09 来源:院办 荒漠化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中国科技治沙边会开幕式

国家林业局总经济师张鸿文致辞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普拉蒂普·蒙雅致辞

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储富祥主持

主席台领导及嘉宾



  9月7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国别活动的“中国科技治沙”边会在鄂尔多斯市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行。国家林业局总经济师张鸿文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普拉蒂普·蒙雅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林业局治沙办主任潘迎珍、国际司司长吴志民、造林司副司长赵良平、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储富祥、副院长黄坚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储富祥主持。

  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东道国主办的边会之一,“中国科技治沙”会议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

  开幕式上,张鸿文详细阐述了我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张鸿文强调,我们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土地,还要放眼国际、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展示和分享我国的治沙经验,推进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向前发展。

  普拉蒂普·蒙雅着重强调了防治荒漠化需要全世界共同行动的重要性。他高度赞扬了中国在防治荒漠化领域所做的贡献和所起的引领作用,期待中国在全球荒漠化防治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开幕式后,来自政府、科研单位和教育机构的官员、学者以及科研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中国在荒漠化防治中的科研实践与发展作了专题报告。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标准处处长冉东亚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可持续土地管理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一管理过程,介绍了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韩玉飞向大家展示了“荒漠化治理-鄂尔多斯治沙模式”。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所长卢琦、吴丽丽和程磊磊分别做了“荒漠化:一个世界性难题的中国解决方案”、“低覆盖度治沙技术”和“中国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北院的李新荣研究员课题组做了“长期生态学研究引领中国沙区的生态重建与恢复”的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雷加强研究员课题组讲述了“中国公路治沙工程与技术”;北京林业大学骆有庆教授课题组专家讲述了“防治灌木林虫害 防治荒漠化”;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永教授课题组报告了“聚乳酸纤维沙障”。报告全方位讲述了中国科技治沙的科研成果,精彩纷呈。与会代表还就沙区植物病虫害、低覆盖度治沙技术、聚酯纤维沙障等技术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会议拓展了我国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国际合作形式与内容,全方位展示和宣传了我国防沙治沙的研究成果、先进适用技术和国际合作理念,进而推动国家、区域乃至全球尽快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会议还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的成绩为基点,讲述中国防沙治沙故事,扩大国际影响力,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确立了我国荒漠化防治在世界各国的引领示范地位,彰显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大国风采与实力。

  此次会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和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及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单位协办。

  来自25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200余名青年代表参加边会,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及研究生院30多位青年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宋 平 王建兰/院 办 王冬芳/荒漠化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