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六届梁希科普奖评选结果。11件作品获得梁希科普作品(类)奖,10项活动获得梁希科普活动(类)奖,3人被评为梁希科普人物。其中,由湿地所完成的《中国湿地》《认识湿地三部曲》荣获梁希科普作品(类)奖二等奖,我院组织开展的“中小学绿色教学模式探索活动”荣获梁希科普活动(类)奖。
《中国湿地》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详尽且生动地介绍了湿地的定义、类型、组成、分布、功能、湿地面临的危机、湿地保护管理等多方面知识。《中国湿地》避免采用单调地罗列科学概念方式,而是通过漫画、照片、图表等更形象化的语言,让湿地知识变得更直观、更生动,很好地平衡了科学性和可读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为公众认识湿地开启了一扇门,不仅有助于公众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还促使其以更多的自觉性去认识探究自然。
《认识湿地三部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是全国首个系统介绍湿地知识的微视频,运用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极具创意的创作手法,比如广受欢迎的flash扁平化风格,以“短”为特色,借助网络传播媒介,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湿地的内涵、功能、丰富的动植物以及湿地面临的威胁,向社会公众传递湿地知识及其重要性,进而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中小学绿色教学模式探索活动”以“认知森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以签署院校开展林业科普宣教合作协议为纽带,探索中小学如何开展绿色教学模式,为中小学开展绿色科普宣教、形成绿色办学特色提供借鉴。活动中,我院组织老专家与培星小学共同编撰《我们与森林》实践校本教材;聘请了30多位以老科学家、林学博士为主体的志愿者,开展红领巾系列科普讲座等活动;组织10次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系统地接受林业和生态方面相关知识的同时,对森林的认知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开展绿色教学模式探索活动,吸引了多所学校如北京市101中学、67中和新疆小学生夏令营等来院开展科普活动。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对此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认为活动主题明确,效果显著,并希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周晓星/院办 李伟/湿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