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国际林联亚太区域大会邀请4位科学家做主题报告
时间:2016-11-01 来源:宣传中心 国际处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李敦求做报告

横山诚做报告

Elspeth MacRae做报告

听众提问


  10月24-27日,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亚洲和大洋洲区域大会(简称国际林联亚太区域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主题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研究的作用”。会议邀请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新西兰的4位科学作大会主题报告,他们分别是:我院院长张守攻(新闻已发,请另见),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国际林联前主席李敦求,日本东京大学工程学院生态景观与城市规划教授横山诚(Makoto YOKOHARI),新西兰林业研究院生物质产品研发制造部总经理Elspeth MacRae。

  李敦求报告的题目是:《亚洲可持续发展森林的研究与进展》。报告指出:

  森林与树木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提供了优质的木质产品与非木质产品、娱乐与健康便利设施、水资源,也构成了生物多样性与美丽的风景。尽管亚洲各国在文化、生活、社会、宗教、政策和人口方面有所差异,但树木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文明的中心,亚洲还拥有潜藏着巨大的生态收益、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的丰富自然资源。例如,大米培育就是亚洲最早的可持续农业。正因如此,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对一代又一代亚洲人来说至关重要。应当重视年轻人包括女性在内的林业工作者,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为此,亚洲各国都需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森林研究和教育。目前,亚洲和全球面临各种挑战,例如气候变化、土壤退化、水源短缺、自然灾害、贫穷、健康问题、疾病、病虫害、食物供应失衡、污染、城市化等等。因此,应当以17个(哪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宗旨,构建本土和全球范围的可持续性蓝图。此外,在亚洲建立可持续发展森林的方法,并可分享:韩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成功模式;明尼苏达教育计划及世界银行给予首尔国立大学国家环境管理仪器中心的研究贷款;韩国新农村运动中因为人们的主动性、良好的管理和勤奋、自助、合作、服务、分享、创新的“实干精神”()而获得成功的还林工程;绿色领袖的影响等等。

  横山诚报告的题目是:《本土化”还是最佳选择吗?——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概念重建》。报告说,通过在城市中还林以恢复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各城市普遍面临的要务之一,东京也不例外。为此,一些重建项目近期在东京商业区展开,其中包括摩天大楼下的地块还林项目。类似项目再度引入了城市发展壮大之前曾在当地大量生长的乡土树种,并且严格禁止引入外来树种及园艺品种。

  然而,由于城市中心的热集聚,东京的平均温度大幅提升,从二十世纪初的13.6摄氏度到如今的超过17摄氏度。约一百年前的东京的平均温度与位于东京北部300千米之外的神代市的当前温度基本一致,而现在,东京的平均温度则与位于东京西南部900千米之外的大分市的相近。由于这样的气候变化,东京曾经的乡土树种已经“无家可归”。对这些树种而言,现在东京温度太高,不宜生存。相反,东京正逐渐成为从日本南部引入的树种乃至热带品种的理想栖息地。

  造林设计还需从人类舒适度的角度来考虑。尽管恢复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城市森林的首要作用是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要。然而,乡土树种植被并不总是符合人们对舒适环境的要求。它们繁茂纷杂的视觉外观很容易让人感觉“凌乱”。

  通过探讨近期在东京商业区以及北美、欧洲城市开展的重要造林项目,提出如下观点:为了恢复生物多样性,造林项目应当以重新定义的“城市”及“本土化”概念为指导。

  Elspeth MacRae报告的题目是:《森林与生物经济:挑战及机遇》。报告强调,当人们在探讨2050年全球食物需求将增长70%时,很少有人意识到届时木纤维需求预计会有逾300%的增长(WWF报告,2012年)。作为木纤维的首要来源,人工林将面临极大挑战。生物经济和生物炼制的发展,推动了生物能源供给、新型生物产品等新应用。这些应用既能替代石化产品,又因为多样化的初始原料而具有新的特性。一些世界上最常见的生物高分子是从树木中产生的,比如可以作为再制造的资源或用作微纤维、纳米纤维的纤维素(高密度碳水化合物、最常见高分子)、最常见的芳香生物资源以及几千年来煤和油的来源。无论是把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处理、分解为糖以进行后续发酵的过程,还是改良木质素以生产新产品的过程,都会充满各种挑战,软木材比硬木材更有难度。而与此同时,应对挑战的经济途径也在增加。

  可以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把树木设计为工厂,让人们有更多机会从传统之外的角度来认识树木,而不仅仅把树木视为用于建筑、家具、燃料的木材或是用于纸张、包装的纤维。技术的应用以及生物科技解决途径的采用,都受到国家法律和市场反馈的限制。(文:李志强  图:周晓星/院办)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