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三北’工程攻坚战关键技术研发”

揭榜挂帅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

时间:2025-01-21 来源:三北研究院 拟稿人:孔维远 图片: 审核人:卢琦 责任编辑:谢亦秋 点击:



近日,国家林草局在京召开揭榜挂帅项目年度报告会,由三北工程研究院牵头,联合国内50余家优势单位共同承担的“‘三北’工程攻坚战关键技术研发”揭榜挂帅项目组专题汇报了2024年度工作进展,以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得到了与会有关单位及领导的充分肯定。

自2024年1月项目启动实施以来,中国林科院、三北工程研究院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坚持高位推动,迅速成立项目办,出台工作细则,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确保项目执行规范有序。项目团队不断加强需求导向调研,坚持边研究、边推广、边应用,深入一线包片蹲点,聚焦真问题,抓住关键点,着力解决“三北”工程建设面临的科技问题,近5万亩示范区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区落地生根,主要涵盖退化林修复、盐碱地治理、光伏+治沙、节水灌溉等关键领域,成为新技术孵化与实践验证的科技高地。

揭榜挂帅项目按照基础调查、布局配置、现代装备、防灾减灾和一体化战略等5个攻坚板块,重点开展10项科技攻关课题和1项基础调查类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精彩亮相,为“三北”工程建设和防沙治沙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基础研究方面,团队深挖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生态本底,绘制出我国首张温带稀树草原分布图,研判中国荒漠化150年动态变化过程与趋势,让生态建设靶向发力,完成“三北”工程区“水、土(土地)、气(气象)、生(生物)、人(人口)、资(资源)、经(经济)”全要素制图、“三北”工程区“林、草、湿、荒、城、田”全系统制图。技术研发方面,瞄准退化防护林修复、乔灌草优化配置等关键问题,创建了基于土地集约和农业现代化作业的新型农田防护林重构技术,构建察汗淖尔退化湿地生态需水补水方案,创新提出光伏防沙带“锁边合龙”策略,集成研发“141”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光伏+咸水”治沙系统成效显著,为沙漠治理开辟全新路径;研制沙地沙障铺设系列机械装备,建立全国首支防沙治沙机械化作业服务队;研发“三北”林(草)场节水灌溉智能控制系统及成套设备,灌溉阈值研究与智能控制系统深度融合;精细化评估中蒙边境防火林带阻火效果和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火灾风险;合理配植诱杀树沙枣和抗性树种生态自控光肩星天牛灾害,构建了光肩星天牛灾害的生态自控技术体系。政策战略方面,科学研判“三北”生态用水形势并起草相关政策建议,提出“三北”工程科技高地的战略构想,谋划一批“三北”工程联防联治项目选址方案。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中国馆及边会精彩展示项目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治理的经验与智慧,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会前,三北工程研究院于1月5日组织召开“‘三北’工程攻坚战关键技术研发”揭榜挂帅项目年度总结会,专题听取各课题研究进展,并邀请专家为项目“把脉问诊”,为全面梳理和总结项目研究进展与成果打下了良好基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项目组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全力冲刺榜单任务,紧密对接“三北”工程一线需求,集成凝炼科技成果,加强成果示范与推广,持续为“三北”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