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复函认定了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中国林科院获批认定3个,分别为依托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组建的“国外松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组建的“仁用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林业研究所组建的“草原修复种质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至此,中国林科院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2个。
中国林科院将加强对新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监督管理,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加强机制创新,切实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为提升相关领域产业发展以及科技水平做出新贡献。(胡瑞阳/科技处)
国外松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湿地松、火矩松为代表的国外松是重要的建筑、纸浆和脂用原料树种,已被列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基地造林和国家战略储备材基地主要造林树种名录,可用于沿海、瘠薄立地重要的绿化造林和生态防护。随着国外松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对种质资源、造林与抚育、经营管理、资源利用等技术要求日益提高,国外松培育工程技术中心的组建将服务国家储备林战略,提高国外松培育领域工程化技术水平,促进南方松产业高效、优质标准化生产。
仁用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仁用杏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特点,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仁用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对于完善我国仁用杏工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仁用杏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仁用杏工程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加速产学研联合、科技成果转化和学科体系建设,促进我国仁用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西部生态脆弱区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草原修复种质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草原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建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修复种质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整合草原资源挖掘与生态修复产业合力,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对推动我国草业与草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草原修复种质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系统第一个草原工程技术中心,也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全国不同类型退化草原修复治理的工程中心。我院委托林业所牵头建设草原修复种质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落实通过草原生态建设促进草原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