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动态
亚林所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时间:2020-09-14 来源:亚林所 文字:杨莹莹 贾兴焕 图片: 编辑:张炜银 点击:

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又一次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亚林所第一时间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内容,将学习材料发放到每个职工及研究生,要求每个部门每个支部认真组织学习,提交学习体会。作为林业科研单位,习总书记的讲话让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解决紧急需求

“习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了三个宏观上的科技发展问题,其中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阐述,我感触很深。”亚林所木本油料育种与培育研究组首席专家姚小华研究员表示,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要想产业规模发展或发展质量提升都需要科技创新的坚强支撑。亚林所木本油料育种与培育研究组在近三十年科研工作中深有体会,无论是油茶产业还是近年快速发展的薄壳山核桃产业,只有解决了产业创新发展所需的品种、繁殖、栽培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问题,产业才能持续快速发展。在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中,我们长期创新形成重大品种与具有变革意义的繁殖技术,良种推广覆盖到大部分适宜区域,核心技术上覆盖全产业链。三十年来潜心研究,解决了薄壳山核桃高产品种及配置、嫁接控根、大容器育苗等关键技术,为产业发展解决了核心技术,促进该树种在适生区域规模化、高效地发展。此外,在特色小干果领域也实现了重大技术创新,研发了山核桃、香榧无人机授粉、异砧嫁接等技术并成功应用,实现了产业增效和安全生产。

姚小华说,我们要继续紧紧围绕国家需求,持之以恒地坚持经济林研究的科技创新工作,同时要弘扬总书记倡导的科学家精神,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持之以恒,实现木本油料全产业链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提升目标。

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研究组首席专家周志春研究员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就加快解决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的课题,发出了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令。总书记讲出了科技工作者的心声,这必将又一次迎来科学的春天。他表示,作为林业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及问题导向,作顶天立地的事。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抗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良种选育和马尾松林可持续多目标经营,以及木荷和青冈等重要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的遗传改良、高效培育和生态修复应用等领域的技术攻坚,为我国生态安生和木材安全等做出重要贡献。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于攻坚克难

“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涵义深刻,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科研生态改善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举措。总书记特别指出,科研选题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生态修复研究组首席专家陈光才研究员说,。近年来,我们围绕十大林草工程技术难题之“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技术”,在长江经济带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和安全利用、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低效水源林生态修复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作。习总书记的讲话,给予我们以极大鼓舞,坚定了我们立足林业行业,努力做到学科交叉,研发实用技术,提升生态修复科技创新能力。陈光才表示,作为年轻的林草科技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作风,弘扬“爱国、创新、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内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探索,勇攀高峰,把科技追求融入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面向世界前沿,潜心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袁志林研究员作为亚林所年轻一代优秀代表,林木微生物研究组的青年首席专家,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感鼓舞。他坦言,如何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是摆在我们林草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农业科技不同,林业科技呈现几个特点:遗传资源极其丰富、地理尺度大、集约化经营程度低、基础研究薄弱、成果转化应用已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原始技术创新仍匮乏,长远规划设计不足,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如何找准定位和方向,值得我们深思。总书记的讲话很好地阐明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辩证关系。作为林业国家队之一,应着眼当前和长远,统筹兼顾,驱动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两个轮子才能协调发展。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技术探索方面,作为科研人员要努力沉下心,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也许是创新思维的一大步。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远在美国访学的张涵丹博士感受颇深。她说,科技创新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在借鉴学习,虽有突破但许多核心技术、版权等等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国际形势一旦严峻,就面临长期技术封锁的风险,就像现如今,如何实现新突破至关重要。而这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研究,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科技工作就是要扎实,持之以恒,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这也是科技工作者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下一步,亚林所还将继续组织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将相关精神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围绕“四个面向”,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让更好更实用的科技成果惠及林农万家。(杨莹莹 贾兴焕/亚林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