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陈玉和研究团队在生物质光降解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valuation of biochar properties exposing to solar radiation: a promotion on surface activities”为题,在线发表于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响因子8.355)。团队成员李能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陈玉和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木工所为参与单位。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19327664?via%3Dihub。
光降解是陆地碳循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可增加生物质降解9.3%的CO2排放,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物质材料户外应用过程中受紫外光、氧气、水分等因素综合影响,材料表面容易产生光降解,严重影响了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然而光降解机理尚不明晰。为此,竹子中心陈玉和研究团队针对生物质材料光降解机理展开研究。本论文围绕“太阳光辐射过程中生物质材料结构演变规律与降解机制”研究主题,选取近年来在户外环境应用火热的生物质炭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光辐射对生物质炭表面、物理性能影响,光降解过程中生物质炭结构动态演变规律等。研究发现,光辐射对生物质炭物理化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400小时加速老化后,生物质炭O/C,C4和O2平均增加了17.04%,13.88%和86.63%。上述研究为团队在生物质材料光降解机理和耐光老化技术研究方向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为评估生物质材料户外降解速率,以及生物质光降解对整个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贡献提供基础依据;为户外生物质材料及其制品耐光老化保护提供理论支撑。(钟浩/竹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