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亚林中心主持完成的“沙氏鹿茸草优种筛选、高效繁育及产业化”

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时间:2024-03-18 来源:亚林中心 拟稿人:李峰卿 图片:黄维 审核人:张殿松 责任编辑:赵健宇 点击:


3月13日,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亚林中心主持完成的“沙氏鹿茸草优种筛选、高效繁育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曾祥谓主持会议。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中国林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成果汇报并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沙氏鹿茸草轻基质组培容器苗高效培育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沙氏鹿茸草含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抑菌、抗炎和抗病毒等功效,制药企业对鹿茸草需求量不断增大,而沙氏鹿茸草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不成熟。针对此问题,亚林中心林下经济创新团队,在中国林科院院基金和江西林业科技创新等项目支持下,历经7年,收集沙氏鹿茸草21个种源,358个单株,通过无菌萌发解决了种子休眠问题,保存88份种质;初步筛选出药用活性成分含量高的优良种源3个,单株6个,优株的类叶升麻苷、木犀草素、总黄酮和总苯乙醇苷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99、2.02、1.71和1.55倍。首次建立了沙氏鹿茸草高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创建了瓶外生根新方法,形成了轻基质组培容器苗培育技术体系,建成了年产组培容器苗20万株以上的中试生产线,已培育60余万株容器苗。通过比较低效林下不同栽培区域、不同栽培方式的沙氏鹿茸草仿生栽培效果和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筛选出马尾松林缘区-沙氏鹿茸草为最优的林下仿生栽培模式。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件、发表论文5篇,实现了沙氏鹿茸草的高效繁育及林下仿生栽培,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