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中欧项目组到热林中心开展“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韧性调控机制与适应性管理”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
时间:2024-05-31 来源:热林中心 拟稿人:韦菊玲 图片:梁永科 审核人:孙文胜 责任编辑:王秋丽 点击:


5月30日,热林中心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欧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韧性调控机制与适应性管理”中任务4“森林生态系统韧性与质量提升技术模式”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热林中心副主任贾宏炎主持会议。

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热林中心伏波实验场和哨平实验场松杉近自然化改造示范林、红锥大径材培育示范林、红锥人工林干旱模拟实验、红锥人工林增温模拟实验、观光木目标树经营示范林、桉树与多树种混交等试验示范林,近距离了解热带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在森林韧性与质量提升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显著成效。

会上,针对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人工林和天然林等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韧性与质量提升,7个子任务负责人从各自任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考核指标、研究基础、人员分工和经费预算等方面对实施方案进行了细化,汇报了工作进展,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分析了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会议要求,各子任务要围绕既定目标,紧密合作,形成合力;要加强各团队在实验观测计划、数据、方法与产出等方面的交流与共享,加快推进项目的研究进度和实施,按计划完成年度任务。

会议强调,各任务团队要明确后续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强化研究体系的一致性和任务执行的整体性,确保项目能够稳步、有序地推进;要加强和推进示范林建设,将示范林落实到林班小班;要继续深化与欧方项目的交流与合作,找到研究内容的共同点,以实现更广泛的合作与成果共享,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治理。

据悉,在“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韧性调控机制与适应性管理”项目中,任务4“森林生态系统韧性与质量提升技术模式”由热林中心牵头,中国林科院资信所、科信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竹藤中心5家单位共同参与。该任务以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人工林、天然林和竹林等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评价经营管理措施对不同森林类型森林生态系统韧性及稳定性影响,研发面向森林生态系统韧性与质量精准提升的林分结构重建、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多功能优化经营等关键共性技术,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韧性与质量精准提升技术体系,并在典型林区开展试验示范,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林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资信所、科信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竹藤中心各课题组成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