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由南志标院士牵头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软科学重点项目“我国北方林间草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顺利举行项目验收会。会议由中国林科院科技处副处长于雷主持,验收专家组由中国农科院唐华俊院士、高洪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黄文江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李周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董世魁教授等7位专家组成。南志标院士、刘世荣院士等项目组成员参会。经专家组审议,该项目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
北方林间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农牧民生计、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人类活动干扰增多,林草复合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林科院牵头组织实施这一战略研究项目,旨在破解北方林草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科学难题,为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共赢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项目首次系统提出“林间草地”科学定义,并创新构建分类体系。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绘制了2010年与2020年两期北方林间草地空间分布图,分辨率优于30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北方林间草地总面积达3038万公顷,总产草量约6500万吨。项目成果为精准监测草地资源动态、制定保护政策提供了关键依据。
研究团队首次系统量化了我国北方林间草地的固碳、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及生态旅游功能;提出的“林草资源融合”模式在内蒙古、甘肃等地试点,通过协调林业与牧业发展,既保护生态又带动牧民增收。针对我国北方林间草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资源认识片面性、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项目提出了研究出台林间草地保护利用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林间草地保护利用科技创新等政策建议,为相关林草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会议表示,下一步项目研究要进一步聚焦林草系统耦合机制、碳汇功能提升等前沿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更具前瞻性的战略储备;要加快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标准和政策工具,为“三北”工程攻坚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精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