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邢宝山到亚林所做学术报告
时间:2015-07-16 来源:亚林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7月7日-9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邢宝山教授来亚林所访问并做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亚林所党委书记马力林等主持。

马力林书记介绍了亚林所的基本概况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情况,并期望邢宝山教授就青年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邢宝山教授做了题为“Engineered Nanoparticles in the Environment: Potential Risk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和“New Insight into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Ionizable Organic Compounds on Carbon Nanotubes”的学术报告,分别就金属纳米颗粒物的植物、微生物毒性及潜在的环境风险,以及电荷辅助氢键的有机物吸附新机制等研究进行了介绍。会上,邢宝山教授与亚林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邢宝山教授还做了题为“How to Prepare Scientific Publication”的报告,从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收录和发表等方面做了深入介绍。邢宝山教授不仅讲解了论文写作的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还对国外一些著名杂志风格和选稿标准进行了介绍。他强调,写好科技论文既需要严谨的态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还需要激情,做科研更是如此,对待工作的热情和虚心的态度必不可少。

亚林所相关专家、综合处、科研处相关人员及研究生90余人聆听了报告。

三场报告后,邢宝山教授与相关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就如何审视科学现象、提出科学假设以及实验细节等进行了指导,并就论文选题、试验设计、论文写作进行了详细指导。

Baoshan Xing,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教授,美国土壤学会、农学会会士(Fellows of SSSA and ASA),中国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副主编,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技术主编(Technical Editor)。主要从事环境土壤化学研究,在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沉积物双模式吸附理论、金属纳米颗粒与植物的互作等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90余篇发表在环境科学著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引用次数超过14700次,H因子达到60,是土壤环境与生态领域的最有影响科学家之一,入选由Thomson Reuters (ISI Web of Knowledge)在2014年发布的高引用、最有影响的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名录(环境与生态领域在全球仅137位科学家入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