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组织召开“2019年稳定同位素生态学测量技术及应用” 学术交流会。森环森保所所长江泽平出席并致辞。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67个单位共260余名专家、研究生参加会议。
会上,江泽平欢迎各位专家、老师及学生们前来参会,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在林业生态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会议邀请了10位稳定同位素生态领域专家作特邀报告。其中,清华大学林光辉教授分享了题为“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报告;北京林业大学余新晓教授作了题为“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植物水、碳过程及其耦合机制研究”学术报告;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徐庆研究员作了题为“稳定同位素在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学术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白娥教授、中科院地理所温学发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志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王国安教授、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孙守家副研究员、中科院植物所冯晓娟研究员、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7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氮同位素标记研究凋落物分解中的氮释放和氮固持过程”、“生态系统光合碳同位素判别过程及其对通量拆分的影响研究”、“基于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地下水补给机制分析”、“温度对植物和土壤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及其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干旱导致杨树死亡前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Assessing microbial carbon accumulation efficiency using stable C isotope”、“新技术带来新机会—加拿大ABB LGR激光稳定同位素分析仪的功能、应用与实践案例”学术报告。专家们报告非常精彩,参会人员提问交流热烈。
森环森保所徐庆研究员在总结时指出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农业、林业、能源等众多研究领域,帮助科学家解决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过程、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动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全球变化响应机制等研究中的诸多科学问题,现已逐步成为了解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强有力的工具。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稳定同位素新技术与应用,促进了不同学科相关领域学者间的交流,对于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会议由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分会、加拿大ABB公司、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文:高德强/森环森保所 图:高德强 张蓓蓓/森环森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