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浙江省“十三五”林木新品种选育项目课题中期评估会议顺利举办
时间:2019-01-30 来源:亚林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1月24日-25日,浙江省“十三五”林木新品种选育项目课题中期评估暨2018年度工作交流会议在杭州召开。浙江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钱玉红、项目主管邵晖。亚林所所长王浩杰、项目首席专家汪阳东研究员等出席会议。

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施季森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李来庚研究员、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卢孟柱研究员、浙江大学朱睦元教授、浙江省林学会何志华教授级高工和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章滨森教授级高工等国内林木育种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中期评估专家组。各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以及骨干参加人员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十三五”林木新品种选育项目中期评估分实地抽查检查、经费检查、子课题评估和课题评估三个阶段。课题评估会前,课题承担单位已经组成完成下设课题的评估工作,并将结果上报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于1月中旬组织专家对2个课题的4个实施基地进行了抽查检查,联合跟踪会计事务所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评估预备会上,钱玉红和邵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科技厅科技改革情况,中期评估的重要意义以及评估要求,希望评估专家严要求,多提建议和意见。汪阳东介绍了中期评估的目的与要求,希望各位专家对各课题的实施给予客观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改进建议。

14个课题负责人围绕前三年指标完成情况、育种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效与成果、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计划、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汇报。专家组对照课题设计的育种目标,对目前的实际进展进行了客观评价。

钱玉红对林木协作组成立以来在品种选育、资源收集、人才培养和推广应用等各方面的观者成效给予了肯定,希望通过此次中期评估进一步推动省林木育种工作。钱玉红指出,浙江高新经济快速发展,林木育种工作要进一步应对全省经济发展形势。在农产品供给、农业生产方式结构性调整的大环境下,协作组成员单位应在牵头单位的整体部署下,努力推进林木新品种选育工作,确保专项实施成效,切实发挥专项在服务浙江省“大花园”建设、“亩产论英雄”的经济转型和林木种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项目已经审定一大批林木良种和新品种,其中部分良种已在省内进行了大面积推广示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制定林业行业及地方标准14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取得的成果有效支撑了在浙江建设的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省级林木良种基地等,为浙江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建设、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更好地探讨、交流大数据背景下的林木育种方向,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结合本次中期评估会议的召开,项目协作组组织召开了新形势下林木育种工作交流会。会议特别邀请施季森教授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时代高效精准林木遗传育种若干趋势”和李来庚研究员对“林木改良之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作了专题报告,讲解分析了林木育种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为林木育种研究工作提供了启发。项目组成员亚林所何贵平研究员和栾启福副研究员结合各自研究工作,介绍了松杉育种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方向。(范妙华/亚林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