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森林生态学科发展论坛暨森环森保所首席专家报告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7-01-17 来源:森环森保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张星耀研究员做报告

李增元研究员做报告

赵文霞研究员做报告

臧润国研究员做报告

1月10日,森环森保所在院报告厅召开森林生态学科发展论坛暨首席专家报告会。大会特邀新技术所张星耀研究员、资源所李增元研究员、森环森保所赵文霞研究员和臧润国研究员作专题报告。森环森保所所长肖文发主持会议,森环森保所党委书记周霄羽、新技术所党委书记白建华和老专家陈昌杰先生出席报告会。

张星耀研究员主要探讨了面向“十三五”森林生态学与森林保护学的交融发展,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了森林生态学科与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与布局,并结合典型病害案例,着重分析了森林生态与森林保护在病虫灾害方面的具体调控方式。他强调森林生态与森林保护的共同目的都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应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进行整合与技术革命,在学科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划上不断完善,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

李增元研究员介绍了林业遥感研究进展,通过合成孔径雷达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方法、激光雷达森林树高及地上生物量估测技术、多模式遥感协同分析与动态建模、高分遥感林业应用研究、数据共享五个方面,结合GF卫星最新得到的遥感图像数据,详细讲解了遥感技术与林业生态领域的结合及应用。从遥感原理到应用,深入浅出地探讨了遥感技术如何与森林生态、森林防火、生态工程、病虫灾害相结合。

赵文霞研究员的汇报题目是天山北坡退化野果林生态保育与健康调控技术。她结合自己成功申请的“十三五”课题,向大家介绍了天山北坡退化野果林的现状,直击新疆伊犁野果林生态与资源利用面临的四大问题,并从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应用示范、基因资源挖掘等方面,阐述了课题希望通过研究达到的目标,以期从机理上阐明野果林衰败原因,为恢复和保育野果林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臧润国研究员汇报的主题是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他主要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的科学价值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述、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切入点与特色等方面,系统展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全貌。并从全世界大科学家们的发展历程出发,鼓励大家要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勤于思考,提出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性研究建议与结论,让科学研究成为国家森林生态与保护建设的有力的技术支撑。

肖文发总结指出,四位专家的报告从学科发展角度给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与会者都要了解学科研究的前沿,了解和学习他人的科学理念、研究观点,认真思考做什么,怎么做。老中青三代林业人都潜下心来认真做学问,才能真正推进研究所、全院的科研发展。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传承和继承。同时,还要有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使科研有更大的格局、更大的发展,才能在科研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这是责任,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此次学术报告会引发与会科研人员的开放性思考,为科学研究提出方向,进一步服务于国家建设,也有助于研究所科学健康的发展。

森环森保所职工、研究生近160人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