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 30日,亚林所青年专家袁志林博士赴北京参加第十届国际植物病理学大会(ICPP2013)并在植物内生菌分会场做了题为“Endophytic Muscodor (Xylariaceae, Ascomycota) Species in China: Basic Biology, Diversity and Functions”的学术报告。从生物学特性、生理生态功能和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论述了产气霉(Muscodor)内生真菌的重要科学意义及其在林果防腐保鲜、林药土传病害中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
2007年袁志林等研究人员首次在我国发现了产气霉,该菌株从珍稀濒危植物疣粒野生稻(云南西双版纳)中发现;随后在2010年又从百山祖冷杉(浙江庆元)的健康针叶组织中分离培养出一批活性更强的产气霉菌株。产气霉是一类属于炭角菌科的特殊真菌类群,是2001年由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Strobel教授建立的一个新属。该菌能产生丰富的小分子挥发性气体物质,对多种病原体(真菌、细菌和线虫等)具有明显的抑制和毒杀功效。以往观点认为产气霉物种只局限分布在赤道附近区域,如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厄瓜多尔等。本研究结果说明产气霉可以在更高纬度区域分布,而且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具有成分复杂、结构新颖等特点。基于生理生化特性和多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在浙江分布的产气霉具有独特的分类学地位;在参与浙江大学林福呈教授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后,共同发表了产气霉属一个新种—凤阳山产气霉(M. fengyangensis)。阶段性研究结果发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Fungal Biology、Fungal Biology、Th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林业科学等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