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热林中心召开森林韧性和质量提升学术交流会
时间:2024-06-05 来源:热林中心 拟稿人:韦菊玲 图片:梁永科 韦菊玲 审核人:孙文胜 责任编辑:赵健宇 点击:




6月2-3日,热林中心召开森林韧性和质量提升学术交流会,德国弗莱堡大学环境与自然资源学院森林生长研究所前所长Heinrich Spiecker教授应邀出席,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会前,Spiecker实地考察了热林中心松杉近自然化改造示范林、红锥大径材培育示范林、马尾松大径材培育示范林、观光木和山白兰目标树经营示范林等,对热林中心在珍贵树种大径材多功能森林经营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建议进一步加强混交林树种选择、混交比例控制、经营管理措施优化,以促进森林健康和提高森林生产力。

会上,Spiecker以“森林恢复和气候变化——中欧的森林历史经验教训”为题,系统回顾了中欧森林史的发展历程,从森林开发、森林恢复到森林转化的三个阶段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和采取的经营措施。他指出,中国和中欧在森林发展历史上虽然时间尺度有所不同,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相似,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通过模拟自然过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优化森林结构和营造混交林等经营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森林经营的成本,还可以显著提高森林的抗干扰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他强调,近自然森林经营作为中国和中欧双方的共同选择,是森林韧性和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汇报了中欧合作项目中任务4“森林生态系统韧性与质量提升技术模式”的研究任务和实施方案,还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混交林营建、桉树生态经营和森林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会后,Spiecker在热带与南亚热带珍贵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亲手栽种了一棵交趾黄檀。他表示,这是他在中国种下的第一棵树,表达了他对中国自然生态的尊重,也象征着中德两国友谊持续深化,更寄托了他对未来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

此次学术交流会提升了热林中心森林近自然经营水平,同时加强了与国际同行交流与合作。下一步,热林中心将与中欧各国继续加强合作,致力于推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共有60余人参加学术交流会议。

据悉,Heinrich Spiecker(海因里希•施皮克尔)是德国弗莱堡大学环境与自然资源学院森林生长研究所前所长,森林生长、森林可持续经营、近自然育林等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先后担任国际树木年轮研究协会主席、欧洲森林研究所中欧地区顾问组组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外籍科学顾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兼职教授、国际林业研究联盟组织工作组“环境变化对森林生长的影响”发起人和负责人。荣获2017年河北省政府“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9年河北省政府“燕赵友谊奖”,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学会第十一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2021年“中国政府友谊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