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林草政策研究》期刊编辑部主办的“林草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会”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来自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生产经营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等共300多人次在线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五位专家作主题报告。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和亮教授以“林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逻辑框架和发展策略”为主题,系统回顾了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变迁,阐释了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逻辑框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曹先磊副教授以“基于内涵和特征的林草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主题,在深入分析林草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高科技投入、高效能发挥、高质量发展3个维度提出了由9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林草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宁攸凉副研究员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为主题,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本质区别,从生产力“三大要素”及其优化组合快速跃升的视角,提出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丽荣副教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析了当前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阐释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广东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朱震锋副教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转型向林业现代化跃升”为主题,阐述了我国完成由森林赤字向森林盈余转型后,进一步向林业现代化跃升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转型向林业现代化跃升的内在逻辑与推进机制。《林草政策研究》期刊主编王登举研究员在会议总结中,对目前关于林草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立足林草新质生产力有别于其他行业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今后亟待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次研讨会是《林草政策研究》期刊编辑部策划和主办的系列专题研讨会之一,也是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交流职能、推动林草经济政策领域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创新性举措,相关研究报告经过审稿、编校程序后,将在近期《林草政策研究》期刊正式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