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成果经过10多年的研究,选育出3个泡桐优良无性系(C020、C125和毛白33号),并对这3个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干形性状、树冠结构、接干特性等20多个具体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苗期测定、生长节律测定和区域性试验,指出无性系苗期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0%左右,遗传增益为10%左右;确定了3个无性系生长高峰一般在6~7年,8年生对单株材积达0.7185 m3,高于对照22%,属早期丰产型;证明3个无性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同时,对这3个无性系进行了多种性状测定,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昼夜生长节律、抗逆性、透光性、耐旱性、耐寒性等,指出了这3个无性系的特点是:生长迅速,高于对照20%-25%;干形良好;抗逆性强;材性良好及C125具有透光度大,适合农桐间作的优点。该项成果己在全国8个省市区营造各类试验林213hm2,示范林253hm2,良繁圃90hm2,在10个省市区推广915万株,增加经济效益2.5亿元,居同类研究的国际水平。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1)在国内首先提出一条先进、实用的泡桐树木改良程序;(2)综合应用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先进技术。对无性系进行多性状测定和评价,在国内尚无先例;(3)首次选育出干形通直,形数达0.46的白花泡桐无性系C020;(4)首次从兰花泡桐中选出优良无性系,是国内唯一适合农桐间作的新无性系;(5)新无性系材性的研究,纠正了过去对泡桐树木材性变异小的认识;(6)在国内外首先应用同工酶技术来研究泡桐起源、分布、种群关系等;(7)提出了一系列泡桐良种选育的新观点,如早期选择是可行的,选择年龄在3~4年。表型和基因型遗传稳定性的相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