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奖成果
马尾松造林区优良种源选择
时间:2019-12-13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lky 点击:
主要完成人员:荣文琛 傅玉狮 曾志光 赵世远 廖 明赖天碧 伍家荣 徐晓春 洪杏春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林科院亚林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陕西省汉中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韶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项目起止时间:1986年~1990年
获  奖  情  况 :1994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项成果采用统一实施方案,对3次局部试验、2次全分布区种源试验和中试林的高、径、材积生长和干形、结实、病虫害及适应性等35项性状作田间观测,以9年生林25个试验点8项性状资料作方差、协方差、相关分析和稳定性、适应性分析,为各造林区多性状综合评选优良种源15个,材积平均增产51.0%,指出优良种源区主要集中于云开大山、南岭山地,以及大娄山地和武夷山地;并根据造纸、采脂等特定培育目标,评选出纤维性能好,产脂能力强和抗性强的优良种源13个;通过分析种源、林分和单株(家系)不同层次亲本及子代性状遗传变异,发现种源变异>家系>林分;把种源区区划由三代六区改为三代八区;此外,还对部分种源的木材纤维形态、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成分和抗性等27个指标进行了分析,为造纸材、高产脂和抗性等优良种源选择积累了一批宝贵的资料。该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199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造林99.1hm2,新增产值8324.79万元。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⑴根据多点种源试验林的大量调查测试数据,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方法,评选出适于不同造林区的马尾松优良种源15个;⑵根据定向培育指标,分别评选出速生、长纤维、高产脂优良种源13个,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⑶初步查明了马尾松的管胞长度、晚材率、壁腔比等木材性状和产脂力、松脂组分等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丰富了马尾松的群体、生态遗传学理论;⑷优良种源的大面积推广与世行造林(包括科研推广项目)及一般生产性造林密切配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