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奖成果
国外杨树引种及区域化试验的研究
时间:2019-12-13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lky 点击:
主要完成人员:张绮纹 苏晓华 孙元甫 白阳明 周树理 陈一山 邢有华 吕清霄 李洪喜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林科院林业所 山东省临沂地区林业局 河南省洛阳市林科所 安徽省淮北矿务局 河北省望都县林业局 山东省林业厅种苗站 ​河北省平泉县林业局
项目起止时间:1980年~1990年
获  奖  情  况 :1993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杨树引种是杨树良种选育获得优良品种主要途径之一,该成果经近10年的研究,从意大利、前南斯拉夫、加拿大、荷兰、美国等17个杨树生产国引进最新的331个黑杨派杨树无性系,组织全国7省市13个单位进行协作,开展了国外杨树引种研究,历经苗期及苗期检疫的测试→无性系对比测试→优良性状的测定→区域化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在我国生长的6个优良新品种,即美洲黑杨无性系55号杨、2KEN8号杨,欧美杨无性系北利尼杨、N3016杨、NE222杨和74号杨,并确定了适生范围,同时在山东省长清县建立我国较系统的、材料丰富的黑杨派杨树基因库,为我国杨树遗传改良提供了育种材料。该项成果紧密结合生产,目标明确,选种程序严格。6个新品种已在全国7省市13个主试验点28个副点建立人工林3000hm2,育苗124.28万株,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关键关键技术及创新点:根据气候相似的引种理论,首次在我国应用意大利黑杨派无性系育种筛选程序进行大规模引种和筛选。 (1)克服了过去较为盲目、零星引种,在比较与我国相似气候生态区基础上,进行了有计划大规模引种;(2)完善引种程序,首次在我国设立检疫苗圃加强检疫,开展无性系比较林主要性状的全面测定,进行了完整的大规模区域化试验;(3)克服我国过去引种筛选后丢失基因之不足,建立了我国第1个黑杨派杨树基因库,占地6.6hm2,为我国杨树遗传改良提供了大量原始材料。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