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奖成果
我国南方人工用材林林业局(场)森林资源
时间:2019-12-13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lky 点击:
主要完成人员:唐守正 韦扬宣 杨继镐 乔彦友 李希菲 杨民胜 洪玲霞 刘继宏 张会儒 汪炳根 蔡道雄 黄镜光 陈永富 范东璞 范晋瑜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林科院资信所 ​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
项目起止时间:1988年~1991年
获  奖  情  况 :1995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研究提出一套以人工林为主的林业局(场)森林资源现代化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首次提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应由信息反馈、实施反馈和决策反馈3个反馈环构成的动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这个模式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看成以动态的森林资源信息为基础的科学组织营林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要引导森林资源持续发展。为实现上述模式,设计并完成了2个微机软件程序包,森林资源管理程序包(FOPMAN)和进行图面管理的微机地理信息系统(PCGIS)。提出了全林整体模型,解决了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相容性及生长模型与经济模型之间的联系。营林活动效果数量分析公式可以分析各种营林活动在提高生产力中所起的作用。该研究成果还涉及立地分类、林木培育等多方面内容。成果通过部级鉴定认为:研究提出的技术系统及其微机专业软件整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经营管理理论模式、全林整体生长模型系统及营林措施定量评价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技术:⑴森林资源管理模式中3个反馈环的接口技术,尤其是把营林活动的结果及时返回信息流程,其中包括资源数据更新库技术和生产用图返回PCGIS系统的坐标配准技术。⑵利用过渡库产生资源消长和土地面积平衡表的技术。⑶建立全林整体模型的参数估计技术。

创新点:⑴把森林资源管理看成是以资源信息为基础的科学组织营林生产的全过程。因而,提出森林资源管理应由信息、决策及实施3个反馈环组成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⑵将林分生长收获模型和林分经营模型一体化,提出整体模型的思想,并由此得到营林活动效果数量分析公式。⑶将资源信息管理、林业用图管理、生产管理、生长收获模型和经营模型溶为一体,实现逐年数据更新的资源信息动态管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