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成果历经五年攻关研究和五年后续推广试验,在菌根化理论和生产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影响林木菌根形成的主要因子,首次揭示了菌根形成的机制,提出了林木菌根化概念及其条件,为《林木菌根化生物技术》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首次用实验的方法证实典型外生菌根菌与专性外生菌根树种(松树)形成内外生菌根,提出并证实了“菌根类型假说” 、“临界假说” ,发现了根髓部哈蒂氏网及其薄壁细胞内菌根真菌感染,打破了根内皮层是菌根侵染禁区的论断,填补该领域理论空白。在生产应用研究方面,在我国18省(区)、市进行了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桉树和落叶松等我国主要工业用材树种菌根菌的调查、分离和收集,揭示了菌根菌生态分布规律;筛选出9种15株多功能、高效优良菌根菌;研制成功十种新型菌根制剂,创造了主要工业用材树种不同培育方式菌根化技术,形成了系统的菌根化育苗造林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明显地提高了成苗率及苗木质量和产量,大幅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具有高效、低耗、简单、易行和维护地力促进生态平衡的特点。
目前,在该获奖成果的基础上,经后续研究和开发,进一步增加了菌种种类,扩大了菌根化生物技术的适用范围,将为我国的林业生产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