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了跨越5个气候带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体系。包括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基本库11个,区域保存库13个(含86个林木良种基地),扩展保存库4个,小型低温保存库1座。覆盖21个省(市、区),代表当前主要造林树种现行利用的种质资源约60%左右。通过异地、原地和设备保存相结合的优化配置,共收集保存308个树种50698份种质资源,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重点树种106个,抢救保存种质资源11040份。
研制完成的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系统(CFGIS),以及制定了林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共收集与整理、登录基本保存库、区域库和小型低温库的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卡片4.6万余份。实现了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已成为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定、评价和推荐马褂木、桤木、皂荚、白皮松、毛白杨等30多个树种的优异种质108份,其中64份通过了国家与省级林木新品种审(认)定,44份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或成果认定,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优异种质的平均增益达20%以上,近15年的经济效益累计达48.6亿元,社会、生态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