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经营
“四旁”杨树集约栽培模式包括那些内容?以双行林带为例。
时间:2010-11-05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人工选育的杨树栽培品种有喜水、喜肥、喜光和喜大空间的特性。平原农区“四旁”( 路旁、水旁、村旁、宅旁)的空闲土地常具备这种条件。其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5-10%。目前“四旁”的杨树多数经营粗放。利用集约栽培的模式对“四旁”杨树进行集约栽培,可以挖掘出巨大的生产潜力。路旁、水渠旁的行状杨树,按5米的株距定植。一路两侧或一水渠两侧,各种一行杨树,则每公里两行共有400株杨树,如果按培育大径材每亩20株杨树折合面积,那么,每公里路旁双行杨树,可折合20亩高额丰产林。

“四旁”杨树集约栽培模式的培养目标和产材量指标以及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四旁”杨树集约栽培模式的产材指标

主伐

年龄

(年)

培养

目标

树高

(m)

胸 径

(cm)

平 均 单株 蓄 积 量

(m3))

株 数

(株/公里)

蓄 积 量

(m3/公里)

年均蓄积生长量

(m3/公里.年)

12

大径胶

合板材

25

40

1.0

400

400

33.3

株距:5 米

每公里株数(双行):400株

苗木品种:选用适合树团条件的窄冠型的杨树品种,窄冠白杨1号,3号,窄冠黑青杨6号,31号,70号,窄冠黑杨1号,2号,11号, 以及107杨和108杨。

苗木规格: 2根1干苗或1根1干苗,苗高 4 米,胸径:2.5 -3厘米,, 无病虫害,起苗时强度修枝。起苗后。苗木要防止风干失水。造林前,苗木基部80厘米浸水4-5天。苗木在造林地应该及时假植。

整地和栽植: 植树穴规格:80×80×80 厘米,栽植深度:80厘米。窄冠白杨1号,3号的栽植深度为 40 厘米。造林时间:3月中旬到4月初清明节前。

中耕除草:头两年,每年2次,以后每年1次,到第12年为止。

灌 溉:结合农林间作(如小麦和玉米)进行灌溉,每年3 - 4次。

施 肥:基 肥, 造林时每株施10 公斤农家肥和0.5 公斤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追 肥,造林当年不追肥,第二年,每株施0.3公斤尿素和0.3公斤复合肥。以后每隔一年施肥一次,第 4、6、8、10年, 每年每株施0.5公斤尿素和0.5公斤复合肥。

修枝:间伐1/2的小径间伐木,不需要修枝, 3 × 5 m、2 × 8 m和3 × 6 m 株行距,实行隔株间伐,确定的间伐木, 不修枝,仅对确定的保留木修枝。第1-6年,修去与中央领导枝竞争的顶部竞争枝,以及8米以下的粗大枝和下部侧枝,保证8米以下的主干直径10 cm以外无节,形成通直无节良材。

灌溉:每年3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