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经营
山东省临沂市杨树林下养殖中间试验有哪些内容?效果怎样?
时间:2010-11-05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1984-1987年,作者年在山东临沂市程庄薛庄村主持 “杨叶饲用中间试验”项目,通过了技术鉴定,认定成果可以推广。

此中间试验由4户林业专业户在他们各自承包的杨树林下实施,林地面积共计80多亩,为5年生的I-69杨人工林,株行距3米×3米、3米×4米和3米×5米。参加试验的畜禽有:良种长毛兔 47只、猪 10只、绵羊 70 只、黄牛 11 只、奶牛 20 只和良种鸡2000 只。

90天长毛兔饲养试验表明,饲喂杨叶粉的效果与青草相同,不降低长毛兔的产毛量和体重。105天绵羊饲养试验表明,饲喂杨叶的绵羊比对照绵羊明显增重。30天的猪饲养试验表明,杨叶粉不减少增重,效果与喂甘薯秧相似。90天的奶牛饲养试验表明,饲喂杨叶的奶牛比喂麦秸的增加32.5% 的产奶量。45天的小奶牛饲养试验表明,用杨叶代替麦秸作饲料,不减少增重。无论杨叶粉、鲜杨叶、干叶、或青贮杨叶,适口性均好,鲜叶或干叶均可直接喂饲,各种畜禽都爱吃。杨叶在配合饲料中是很好的粗饲料,对食草家畜尤为适宜。

鲜叶在枝上晾晒干后,磨成叶粉,可以长期贮存。叶粉有清香味,与其他精料混合喂兔、猪和鸡都合适。可以用青贮方法大量贮存鲜杨叶,青贮杨叶柔软多汁,有酸甜芳香味,牛羊喜爱吃。

本中间试验通过杨叶饲用和粪肥还林这两个环节,使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进一步提高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这种体制体现了高度的集约经营、多种经营和全树利用。这种新的杨树栽培体制在本中间试验中已显示出巨大生产潜力。我国平原农区杨树林地土壤瘠薄,加上不少林地上杨树已连茬2~3次以上,林地地力衰退,林分生产力下降。在平原农区实行农林牧结合的杨树栽培体制,有利于改良土壤。推广这种体制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杨树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是很有益的。

我们试验成功的是一种农林牧相结合的杨树栽培体制,在造林后2 ~ 4年内的幼林前期,进行农林间作,林木郁闭后在林下利用杨叶发展养殖业。我国平原农区“四旁”和片林中杨树很多,许多县都有数万亩杨树,拥有丰富的杨叶资源,修枝和采伐杨树,可以提供大量杨树叶。杨树叶作为家畜的青粗饲料,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很有价值。本中间试验以事实证明了杨叶饲用和畜粪还林的可行性,说明用杨叶喂长毛兔、猪、绵羊和奶牛都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在此介绍本中间试验的实际结果,希望杨树产区的林农能从20多年前的这段经历中得一些启示和益处,使大量废弃的杨树叶能被利用来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最近几年河南省濮阳市、山东和安徽等地都有发展杨树林下养殖的报导,说明这种农林牧相结合的杨树栽培体制值得提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