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经营
北方次生林经营总目标和任务
时间:2010-09-08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根据北方次生林经营原则,经营总目标是:以营林业基础,优化结构,主导目标的分类经营,充分发挥次生林资源的大综合效益,经营成优质高产、高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近自然林。主要任务:

(1)保护好次生林资源(特别是生态资源)再不遭到一切干扰破坏活动(包括滥砍、乱伐、放牧、樵柴等),以及不科学的作业方式等。主要保护好:

①次生林区中的残存的原始林,残存的针叶林和珍贵树木,以及幼树、幼苗;

②保护好次生林仍具有原始顶极群落的生态系和生物多样性的宝贵资源。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加强经营。

(2)不符合经营目标的多代、极多代和杂灌的低劣林经营成优质高产的混交林。年均生长量4m3/ hm2以上。

(3)培育好一切有生长潜力的林木和幼树,伐除生长衰弱的劣质木和影响保留木生长的“霸王木”,以及影响幼树的杂灌,为保留木生长创造良好营养空间,经营成优质的高产林;同时取得中、小径材利用产品。

(4)伐除病虫害染木、枯立木、风折木、濒死木,提高森林健康的质量。

(5)在经营培育的基础上,采用“采育兼顾方式伐除过熟木、劣质木、生长衰弱木等,充分利用空闲地段进行补植造林、提高林地生产力”。

(6)一山一沟作业区内的林分改造地、无林地、疏林的补植林地和不符合经营目标的杂灌丛林地,采用适地适树优良树种,完成更新造林任务。之后,加强抚育,连续抚育三年以上,既抚育好新造幼林,同时抚育好宜保留的培育木,经营成人工、天然混交的近自然林。

(7)充分利用作业采伐作业剩余物,经营好森林土壤的枯枝落叶层,优化枯落层的结构,并在作业过程中防止对枯落层的破坏,改善森林土壤结构,加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的功能,取得细水长流、土不下坡的好效果。

(8)经济条件好,距城镇较近、交通方便的河流、溪谷沿岸和坡麓区域,采用集约经营方式经营速生丰产林、或经营名优特产的经济林等,主要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发展山区经济。

(9)山脊、坡上部、裸岩、地形陡峭、坡度大、土层浅薄的生态脆弱区域,均按生态、公益目标林经营,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作用。

(10)开展多种经营和大小径材的综合利用,发展经济。

①开展森林经营中传统称的“林副产品”,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环境条件,经营开发绿色产品(木耳、药材、蘑菇、野菜等)。

② 满足适应城镇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根据林区自然景观的特点,经营公园林,游闲林等。

③ 次生林经营作业的大、中、小、径材产品,开展初加工,深加工取得附加增值的好效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