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经营
北方次生林经营
时间:2010-09-08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天然林是原始林和次生林的总称,现在的天然林绝大部分是天然次生林(简称次生林),天然林中的原始林绝大部分采伐殆尽,已廖廖无几,仅见于自然保护区和交通极不方便的区域。这些天然次生林是我国主要的森林资源,据资料我国天然林面积1.2亿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66%(注1),其中北方次生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等14个省(区、市),东西长约4800km,南北约2400 km。北方次生林上世纪六十年代称为国家森林的后备资源。现在次生林已成为我国森林的主要资源,经营好次生林对培育木材资源、保护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固碳以及人们生活、生存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国家林业局很重视次生林经营工作,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列入国家“六大工程”之首,该项工程对保护天然林而言是一大好的举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质上是次生林经营问题,通过提高经营技术,多、快、好、省地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经营林,这对发展山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次生林是相对原始林而言,原始林是在原生裸地上,经过一系列的原生演替形成的森林。原始林经过人为长期反复干扰破坏而变成再次生长起来的各种多样化的森林(包括次生裸地、残次林,参差不一的各种林分),称为次生林。次生林是再次生长的意思,并非“次等”的含意。仍具有原始林性质的生态系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次生林和原始林相比,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差异。前者由后者演变而来,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原始林的森林植物种类成份和生境条件。但是,次生林具有与原始林不同的林学特点,主要是:林分起源上的多样性、复杂性。栎类、阔叶林大部分为萌生起源,实生的少。萌生林中又有少代、多代、极多代萌生。②林分组成结构的多样复杂性。原始顶极群落的针叶林大部分被桦类、山杨等阔叶树代替,形成桦类、山杨等阔叶混交林。③次生林效益的多样性。④林分生产力的多样性等。

总之,次生林具有低产、慢生、劣质、没有充分发挥出林地应有的生产潜力和三大效益的特点,这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次生林的多样性、复杂性也决定了经营技术类型的多样性和多种的技术措施,它完全符合“因林、因地、因效益”制宜优化经营的基本原则,这是次生林经营的主要技术途径。

(1)我国公布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最新结果《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12月18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