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经营
杨树速生、丰产、高效的指标是什么?有何实际意义?
时间:2010-01-04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杨树栽培品种的特点之一是早期速生,幼年期每年的胸径生长量一般可达到3-4 厘米 ,每年的树高生长量可达到 2- 3 m;在轮伐期的中期和后期,胸径和树高的增长数值递减,但是蓄积增长量则递增。 杨树的材积生长产量一般幼年期较少,中期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蓄积生长量逐渐下降。杨树的产量水平一般用全轮伐期年平均每亩(或每公顷)蓄积生长量表示。人工选育的杨树栽培品种,具有速生特性,在集约栽培条件下,我国的杨树人工林可以达到速生和高产指标。如培育造纸用的小径材,采伐期可缩短到 3-5 年,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8-2.4立方米(27- 36立方米/公顷);培育中径材,采伐期可缩短到 6-8 年,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8立方米(27立方米/公顷);培育制胶合板的大径材,采伐期可缩短到 10-12 年,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5 – 1.8立方米(22.5 - 27立方米/公顷)。 按2007 – 2008年的杨木致价格,小径材500 – 600 元一立方米,中径材700-800 元一立方米,大径材 800 – 1000 元一立方米计算,每亩杨树小径材年平均产值大约在900 – 1400 元之间;每亩杨树中径材的年平均经济收入大约在1200 – 1400 元之间;每亩杨树大径材的年平均产值大约在1200 – 1800 元之间。 由此可见,集约栽培的杨树,每年每亩的收入大约在1000元以上,培育大径材的收益并不低于小径材和中径材。与种粮食比较,种杨树的投入比较少。初期农林间作,还有3-5 年的粮食收入。后期在林下发展养殖业,有更高多收入。在杨树林地上实行农、林、牧复合经营,总经济效益是很高的。 必须指出,由于粗放经营和密度过大,我国多数杨树人工林目前尚处于中、低产水平,林农的收益普遍偏低。中、低产杨树林的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大致在0.6 – 1.0立方米之间,只要实施杨树丰产栽培模式,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至少还可能提高 0.5立方米左右,也就是说,亩产量还可能提高1/3,可以种两亩收三亩,提高生产力和增收的余地还很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