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
杨十斑吉丁虫(又名杨十斑吉丁)
时间:2010-10-25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分布与寄主分布于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幼虫蛀食杨、柳科植物。

形态特征

成虫(左图) 体长11~23毫米,黑色。头顶部有细小刻点。前胸背板上有均匀的刻点,较头顶部的刻点细。每个鞘翅上有纵线4条,5~6个黄色斑。腹部末端两侧各有一个小刺突。

卵 椭圆形,长12~15毫米,初产时淡黄色,近孵化时灰色。

幼虫(右图) 老熟幼虫体长20~27毫米,黄白色。前胸背板宽度约为腹部中间体节的2倍,背板上有一个扁圆形点状突起区,中央有一个近似倒“V”形纹,前胸腹板点状突起区约呈方形,中央有一条纵沟。

蛹 黄白色,长11~19毫米,复眼黑褐色,触角向后。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道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下旬羽化为成虫。5月中下旬成虫大量出现。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幼虫大量孵化,10月老熟幼虫开始越冬。成虫羽化出孔后取食叶片、叶柄和嫩枝皮作补充营养,然后交尾产卵。成虫喜光,飞翔力强。夜晚及阴雨天气静伏在树杈处和树皮下,易于捕捉。每头雌虫可产卵23~34粒,大多产在树干阳面的树皮裂缝中,卵期约15天。幼虫孵出后侵入树皮内,孔口有黄褐色分泌物溢出,随后排出粪屑。6月下旬蛀入木质部为害,虫道似“L”形。10月幼虫老熟越冬,翌年4月在木质部靠边材处做椭圆形蛹室在内化蛹,蛹期约15天。幼虫期的天敌有寄生蝇和白僵菌。

防治方法

1)选择抗虫品种造林,新疆杨、小叶杨抗性强。

2)清除虫源木,减少虫源数量。

3)幼虫孵化高峰期,用50%1059乳剂加柴油配成1∶40倍的溶液,涂侵入孔;大龄幼虫用毒签插孔毒杀幼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