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奖
结构化森林经营
时间:2023-03-10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kxyj 点击:
主要完成人员:惠刚盈 胡艳波 赵中华 戚继忠 林天喜 徐 海 袁士云 刘文桢 陈伯望 盛炜彤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华大学林学院 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
项目起止时间:1999-2009年
获  奖  情  况 :2011年第四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方法研究已成为林学研究的迫切任务。传统的森林经营体系目的是为木材生产服务,忽略了林分空间结构信息和森林多种功能的协调发挥。空间结构是森林的重要特征,现代森林经营更加强调创建或维护最佳的森林空间结构。如何量化表达森林的空间结构,何以利用量化结果指导森林经营是该项目研究的两大主题。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经营实践,提出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森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和“基于空间结构优化的森林经营技术”两个技术成果。

提出的“森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是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森林空间结构表达方法,她将林分内任意一株单木和距它最近的4株相邻木组成的结构小组定义为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测量和分析对象既有林木本身的属性也考虑了其与相邻木的关系,显著不同于传统研究方法,即以参照树及其最近4株相邻木构成的结构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替代了仅以林木个体本身为基本单元的统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体系,包括用于描述林木水平分布格局的角尺度、反映树种多样性与种间隔离程度的混交度以及体现林木竞争态势的大小比数,从而使森林空间结构研究实用化,使空间结构的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指导林分结构调整成为可能。在我国不同的气候区和不同的森林类型中进行了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实例分析显示,该方法生物学意义十分明显,可释性强,简单易操作,调查成本低,能准确地描述林分的状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经营措施提供了可能。

提出的“基于空间结构优化的森林经营技术”包括林分调查、状态分析、结构调整以及经营效果评价。技术特征在于:用林分自然度划分森林经营类型,用林分经营迫切性指数确定森林经营方向,以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调整林木空间分布格局,以混交度调整树种空间隔离程度,以大小比数调整树种竞争关系,用林分状态分析来进行经营效果评价,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结构化森林经营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指导经营者遵循经营方向对林分进行结构量化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经营措施。

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森林生态、森林经理和森林培育等学科领域。在我国主要林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博、硕士学位论文中已有70篇应用了该方法进行林分空间结构分析,相关学术论文300余篇。《结构化森林经营》已被列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森林培育学专业必修科目和南方十四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官员培训教材。

项目共建立15块1公顷大的长期定位试验样地,示范林12万亩。在我国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森林的经营实践表明,结构化森林经营能够明显改善森林的健康状况,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产力,与对照相比,森林每公顷年生长量增加1立方米以上,年生长率提高30%以上。项目研究过程中共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50篇(国内40篇,国外10篇),被SCI、EI、ISTP收录11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3项;取得国际领先鉴定成果2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