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构建了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具有可操作性的集体林改森林资源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与技术管理体系,并开展应用示范。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改综合监测评价技术体系研究,为全国开展集体林权区域资源监测和评价、深化全国集体林权改革提供技术支撑。在国内首次研发了“集体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监测评价系统”,该系统基于Web实现了林权宗地的空间矢量图形更新,建立了综合性的林改信息平台,改善了国内集体林改管理信息系统难于同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的现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林改成效精确定量监测评价,研建了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将“3S”技术与政策评价方法相结合,定量评定了示范点林改成效值。研建了林改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休系,开展集体林改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项目着重开展:(1)研究建立了集体林改区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综合监测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采用传统地面调查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结合的一体化监测评价技术,改进和优化了现行集体林权改革区综合监测技术体系。(2)首次开发了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PDA、数据库技术于一体,结合地面调查,实现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同步管理和更新的“林改区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以SuperMap Objects 6为框架进行基础开发,使得该系统在使用方便性,功能完善性,接口丰富度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3)设计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林改后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Net MVC三层架构实现方式,WebGIS软件平台采用SuperMap,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8。不仅具有一般的林权宗地和森林资源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同步管理功能,还可实现基于WEB的空间数据共享与矢量信息自动更新,且在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均以林农为核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4)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中,对使用的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改进,新增物种濒危系数用于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保育价值量评价,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保育价值量评价的准确性。(5)基于3S技术并结合地面调查资料对林改示范点林改前后森林资源的面积、数量、质量、组成、结构、生产力和森林景观的现状和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项目研发了集体林权改革综合监测评价专项软件2个,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认定科技成果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1篇,出版专著2部。项目应用于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区集体林改前后森林资源及其影响监测,获得了监测测数据,对集体林改综合监测评价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