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系统集成了短周期工业用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方案,提出了毛竹林水分定量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的时间、蓄水池的配置等山地灌溉系统的技术参数,并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印发的间歇性干旱灾害,开发出“毛竹伐桩蓄水+竹林集水技术”的无水源毛竹林节水灌溉技术技术体系,已在浙江省、福建省的毛竹产区中推广应用,还开展了毛竹林施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毛竹林施肥对毛竹冠层叶片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等基础研究,为短周期工业用毛竹大径材的培育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项目组根据默哀合租林丰产栽培技术国家标准和毛竹笋竹两用林国家标准等成熟的技术,结合本项目的采伐周期、结构调控、肥料使用、水分调控、节水灌溉等单项技术研究成果,提出了短周期大径级毛竹材定向培育技术方案和生产模式图。项目先后建立短周期工业用毛竹大径级培育技术示范区7个,示范林面积1532hm2,推广辐射面积10897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