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蜂类害虫是我国林业的重要害虫,暴发时常将松针食尽,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该项目针对叶蜂类害虫的生态学及综合调控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取得如下创新成果:(1)鉴定了有关叶蜂的种类,发现2个新种和2个新纪录种。(2)首次对新种北京杨锉叶蜂、靖远松叶蜂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天敌及其对叶蜂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3)首次报道了祥云新松叶蜂和靖远松叶蜂的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各虫期的种群预测模型。(4)研究证明一定浓度二氧化硫污染有利于的靖远松叶蜂暴发成灾。(5)通过综合危害当年和连年危害的生长量评估靖远松叶蜂危害损失,证明连续2~3年严重为害,可导致林木死亡。(6)成功鉴定了靖远松叶蜂的性信息素并进行了高纯度的人工合成,最佳路线合成成本仅为国外购买成本1/5-1/10,还研制了松阿扁叶蜂的引诱剂。(7)建立了信息素林间监测和防治的技术标准。研制了比国外更简便经济的监测方法,建立了信息素监测和防治的技术规程。(8)研究了以信息素为主的叶蜂综合可持续控制技术。建立了监测模型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叶蜂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研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管理软件。
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45篇,参编专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该项目还建立了相应的诱捕器及引诱剂的生产基地,成果在国家、省、地区及县不同层次进行了推广,重点在山西省、甘肃等省进行了示范,取得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