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奖
中国戈壁分类、分区与制图
时间:2023-04-07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kxyj 点击:
主要完成人员:冯益明 卢 琦 申元村 姚 斌 曹晓明 王学全 张百平 王锋 程磊磊 王秀红 崔向慧 包岩峰 王黎黎 李永华 崔桂鹏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项目起止时间:2014-2017年
获  奖  情  况 :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项目属林业科学技术领域。戈壁是干旱区独特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在一直作为沙漠的一个亚类,其研究不受重视,研究资料匮乏,其概念、分类及分布范围尚不明确,严重制约区域发展。项目经过近10年多学科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从概念-分类-分区-制图等单元,完成了戈壁研究的“三定”工作,构建起戈壁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数据框架体系。

科学界定戈壁概念与内涵

如何科学界定戈壁概念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以往的概念理论依据及范畴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缺陷,不能从根本上阐明其本质特征及科学范畴。故对“戈壁”进行统一、严格定义亟待解决。基于大量调查和多学科专家论证,项目科学界定戈壁概念与内涵,成果发表在《中国沙漠》。

构建基于地面调查和遥感可识别的戈壁分类体系

构建了2套戈壁分类系统。①基于地面和无人机调查,提出充分考虑地形、形成过程和物质组成,并兼顾植被等特征的3级分类系统(地面调查);②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基于遥感可识别的戈壁分类体系(大范围遥感识别)。2套戈壁分类系统的提出填补了该类研究的国内外空白。

系统地提出我国戈壁分区区划系统

至项目立项前国内尚未系统开展戈壁分区研究。项目根据戈壁特征及发生条件的区域分异,选取干温指标、区域地质地貌建造指标、地表物质成因形态指标,将我国戈壁作3级划分。以气候干温系统(3个区)、区域地貌基本形态单元(9个区)、戈壁砾质覆盖体成因及砾型(19个区)为依据进行分区,并系统提出了我国戈壁分区区划体系,绘制完成“中国戈壁分区区划图”。

编制出版第一幅《中国戈壁分布图》,厘清我国戈壁面积

厘清了我国2大类戈壁面积及分布范围,编制并出版第一幅《中国戈壁分布图》。基于实地调查、多尺度遥感影像及地面分类算法,对戈壁进行分类,首次明确我国戈壁面积为92.8万km2(堆积型70.3万km2,侵蚀型22.5万km2。)

科研成果支撑国家战略规划

成果已在《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六期工程规划》、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规划和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防沙治沙、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战略的制定以及甘肃省戈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得到实际应用。

制订国家林业行业标准2部,认定科技成果3项,发表论文28篇,出版专著2部,专题地图1幅,获得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培养人才7名。“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和中国林科院杰出青年各1人。

为您推荐